免费视频黄片,夜夜国自一区1080P,爱爱视频网址,日本熟妇厨房XXX乱,夜晚福利久久,极品人妻VideOssS人妻,久久久久久伊人,人妻无码巨乳,农村肏屄夫妻交换

個人社保網 0571-22931819

江蘇省人民政府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報告

2018-07-24 08:00:01 無憂保

無憂保工傷保險早報: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guī)定,《江蘇省人民政府2015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報告》已經省政府同意,現(xiàn)予以公開發(fā)布。

一、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情況

2015年,全省各級行政機關全面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要求,加大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力度,改善依申請公開服務,拓展公開載體和渠道,增強群眾公開體驗,公開質量和實效明顯提升,在滿足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推進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政務公開更加陽光透明。

2015年,全省各級行政機關在繼續(xù)做好原有領域信息公開基礎上,將公開范圍擴大到9個重點領域,公開之門打得更開,政務運行更加透明開放。

行政權力“家底”全面公布。省級層面公布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政府部門行政權力清單、政府部門責任清單等“5清單1目錄”,江蘇成為全國首批建立權力清單的兩個省份之一。省政府各部門取消下放轉移行政審批事項587項,約占總數(shù)66%,取消行政權力事項3200多項,精簡幅度近40%。13個省轄市、97個縣均建立并公布行政權力清單,比中央規(guī)定時間提前一年半。在全國率先啟動權力清單標準化建設工作。南京市在全國率先公開了許可審批事項的受理審核標準、材料結果樣本等信息,網上社會測評滿意度99.77%。

財政預決算“賬本”主動攤曬。2015年,首次將省級“四本”預算全部公開,首次公開“四本”預算線下平衡情況。除涉密部門外,103家省級一級部門全部公開了預決算和“三公”經費預決算,并同步公開了會議費、培訓費。全省市、縣政府和部門預決算及“三公”經費預決算也全面公開。

公共資源配置“明細”如實交底。實行保障性住房政策、房源、保障對象、審批流程和分配結果“五公開”,及時公布1700多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計劃、開竣工情況,公開了16.78萬戶保障性住房分配信息。及時公開全省和13個省轄市的住房公積金年度報告,在全國率先建設住房公積金綜合服務平臺。向被征收人公布房屋征收決定、補償安置政策、補助獎勵政策、征收房屋調查結果、初步評估結果、補償安置情況等信息。13個省轄市國土部門全部建立征地信息公開專欄,公開國務院批準單獨選址項目、省政府批準的建設用地批復;市、縣部門及時公開征地告知書、“一書四方案”、經批準的“兩公告”,做到應公開盡公開。

重大建設項目進展全程“張榜”。公布江蘇省2015年重大項目220項。推進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實現(xiàn)行政審批事項、依據(jù)、條件、程序、辦理期限全公開。《江蘇省境外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實施辦法》經修改完善后向社會發(fā)布。整合省政府采購中心與省級行政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組建實體化省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行“八統(tǒng)一”運行機制,做到工程建設項目、重大建設項目基本信息、招投標及監(jiān)管、工程變更和簽訂合同等全過程公開。全年累計完成各類公共資源交易額239億元,占省級公共資源交易總額的21%。

社會公益建設實時“在線”。出臺江蘇省社會保險信息披露實施辦法,及時發(fā)布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開放社會保險信息查詢,全年向2000多萬企業(yè)職工、1000多萬城鄉(xiāng)居民公開參保信息,占全省人口1/3以上。及時公開城鄉(xiāng)低保、農村五保、城市“三無”、孤兒等救助政策、保障標準、物價補貼等,按季發(fā)布全省、市、縣城鄉(xiāng)低?;厩闆r。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全省公示特殊類型招生信息9449人次,其中保送生考生206人,自主招生錄取考生1231人,省屬高校綜合評價錄取考生937人,高水平運動隊合格考生632人次,高水平藝術團合格考生492人次,高考享受照顧錄取政策考生2397人,公安政法院校面試及體能測試合格考生3554人次,公示率100%。高校決算公開率100%。各高校收費項目、物資設備采購、基建工程招投標以及學生獎助學金發(fā)放、學費減免等均及時公開。開設江蘇省醫(yī)療機構藥品網上集中采購與監(jiān)管平臺,公開全省藥物和醫(yī)用高值耗材集中采購信息。每月公布傳染病疫情,及時公開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信息,發(fā)布單病種及醫(yī)療機構門診導醫(yī)信息。實時發(fā)布13個省轄市AQI指數(shù)及PM2.5等6項指標,每日發(fā)布空氣質量預報,每月發(fā)布全省水環(huán)境質量、輻射環(huán)境自動監(jiān)測、省轄市空氣質量排名等情況,每季公布環(huán)保行政處罰案件和典型環(huán)境違法案件。全省企業(yè)信用公示系統(tǒng)日均訪問量35萬人次,累計公示市場主體登記備案信息611萬戶,披露行政處罰信息6530條。首次公開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發(fā)布各類食品藥品監(jiān)督抽檢信息公告56期,涉及產品12710批次、違法藥品醫(y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826條,公布典型違法案例10個。

其他重點領域公開多點“突破”。依托省民政公共服務信息平臺發(fā)布各級各類社會組織信息;在全國省級率先啟動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清理工作,除法律、行政法規(guī)、國務院決定和部門規(guī)章明確規(guī)定外,其他各類中介服務事項一律取消,向社會公布中介服務項目名稱、設定依據(jù)、收費標準、辦理時限等;639家慈善組織入駐江蘇慈善信息平臺,占全省總數(shù)的88%,集中公布財務信息、活動信息和人員機構信息。按月發(fā)布全省國有企業(yè)主要財務指標,公開選擇國有資產評估機構和產權交易機構。推進獄務公開,在江蘇監(jiān)獄網公開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決定書189份,做到一案一公布。13個省轄市和省有關部門設立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xié)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專欄,公開建議提案復文3378件。泰州、鹽城市還專門建立“建議提案辦理網站”,及時公開辦理結果;淮安市將建議提案辦理情況匯編成冊。

依申請公開滿足率穩(wěn)步“進階”。按照“依法、服務、開放、便民”的原則,完善網上受理統(tǒng)一平臺,更新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增加公開申請受理場所,方便公眾申請政府信息。全省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0846件,同比下降3.3%。

從申請來源看,黨政機關申請214件,社會團體申請161件,企業(yè)申請3245件,宣傳媒體申請88件,科研院校申請177件,公民申請26833件,其他申請128件。

從申請渠道看,信函、當面、網絡是主要申請形式,申請量分別為12696件、10778件、6966件,分別占41.2%、34.9%和22.6%。

從辦理情況看,屬于已主動公開范圍3693件,同意公開16501件,部分公開1095件,信息需求滿足率達69.9%,比上年提升2個百分點;不予公開1214件,占總數(shù)4%。

2015年,南通市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收取檢索費15元,并上繳國庫,其他省轄市、省有關部門未收取費用。

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明顯增長,共受理行政復議2123件,比上年增長39.9%;行政訴訟2257件,是上年的2.2倍,其中維持具體行政行為或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數(shù)1569件,占69.5%,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被依法糾錯153件,占6.8%,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

政策解讀更加及時主動。

全省各級行政機關普遍將政策解讀作為增進公眾理解支持、促進政策落地生效的有力手段,多頻次、多渠道、多形式組織宣傳解讀,成為政府信息公開一大亮點。

政策解讀跟進更“緊”。省政府完善了重大政策解讀工作機制,主要負責同志接受媒體采訪解讀政策5次;省政府辦公廳對出臺的重大政策、改革舉措,均及時向社會發(fā)布并組織解讀,解讀速率提高一倍以上。13個省轄市、20個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省級部門通過新聞發(fā)布會、發(fā)表文章、接受訪談等形式,全年組織各類政策解讀1500余次,有效推動了各項政策措施的傳播和落實。

政策內容解讀更“深”。各級行政機關從政策“拷貝”式解讀,向多點挖掘政策內涵、多方深耕政策內容轉變。省政府圍繞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新型城鎮(zhèn)化和城鄉(xiāng)發(fā)展一體化、大氣污染防治、改善民生六大體系建設等方面,組織政策參與制定者、專家學者和新聞媒體進行了8次深度解讀,產生了較好社會反響,促進了政策有效實施。

解讀手段運用更“活”。積極拓展新的解讀方式,增強針對性、有效性和影響力。協(xié)助國務院辦公廳成功舉辦“發(fā)現(xiàn)雙創(chuàng)之星”走進江蘇活動,首次以大型活動為載體,詮釋“雙創(chuàng)”政策,推動“雙創(chuàng)”發(fā)展。組織省教育廳、衛(wèi)生計生委、民政廳、人社廳、物價局等10家省級部門走進社區(qū),與居民面對面交流義務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養(yǎng)老與社會救助、就業(yè)扶持、物價收費等政策熱點。編印《2014年民生政策匯編》,在全省223個政務服務中心、圖書館和檔案館免費贈送公眾。省金融辦組織了防范和打擊非法集資警示劇《錢去哪兒了》公開演出,并在全國首次發(fā)布了“2015年十大非法集資典型案例”。

信息獲取更加方便快捷。

全省集中打造了一批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平臺,載體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支撐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省級政務服務中心正式“亮相”。近2萬平方米的省政務服務中心正式掛牌運行。53家省級機關、386項行政審批事項和43項公共服務事項進駐中心集中辦理,對外實行“一窗式受理、一表制申報、一次性收費、一站式服務”,8個分中心同步開展服務,成為全省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的“旗艦”平臺。對全省企業(yè)注冊登記并聯(lián)審批平臺進行升級改造,建成跨層級、跨區(qū)域、跨部門的信息交換平臺,有力支撐了“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改革。開通“江蘇政務服務網”,全面開放辦事大廳,為公眾提供行政審批、公共資源交易、政務公開、便民服務、辦理查詢等政務服務。

政府網站全面“刷新”。新設立江蘇省政府門戶網站管理中心,統(tǒng)籌負責網站建設管理和服務。開展全省政府網站專項整治行動,對不合格網站及時督促整改,永久關停482家,精簡率10.7%;優(yōu)化欄目1.5萬個,更新“僵尸”欄目1.1萬個;完善辦事服務5.8萬項,信息更新的及時性、網站內容的準確性有了較大改觀,互動回應、辦事功能等欄目不斷完善。與民生密切相關的一批政府部門網站受到公眾廣泛關注,省人力資源保障廳網站全年瀏覽量達到2.7億次,政府信息公開頻道訪問量達到165.3萬次,是上年訪問量的4.5倍。

新聞發(fā)布頻頻“出鏡”。各級行政機關提高新聞發(fā)布頻率,強化發(fā)布及時性、貼近性,讓政府政策和重大改革舉措連連與公眾“見面”。省政府全年舉行新聞發(fā)布活動45場,其中新聞發(fā)布會、通氣會37場,為歷年最多。省級56個部門召開新聞發(fā)布活動1037場,其中省教育廳、公安廳、民政廳、人社廳、環(huán)保廳、住建廳等22個部門均超過10場。13個省轄市政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369場。

政務新媒體成為“新銳”。政務新媒體蓬勃發(fā)展,成為信息公開一支新興力量。全省政務微博認證賬號達11220個,其中粉絲數(shù)超過50萬有30個;政務微信公眾號611個。自省份政務微博競爭力排行榜推出以來,江蘇連續(xù)三年排名全國榜首;在城市政務微博競爭力排名中,南京兩次奪冠,蘇州連續(xù)三次進入前十。“南京發(fā)布”、“江寧公安在線”、“無錫發(fā)布”、“常州車管所”、“宿遷之聲”、“江蘇微旅游”等一批明星微博微信位居全國前列。以“交匯點”、“我的南京”、“南京掌上公交”、“無錫交警”為代表的一批手機客戶端脫穎而出,打造出更加人性化、本地化的政府形象。鹽城市還專門在政府辦公室成立政務微博微信工作室,在政府機構中正式“列編”。

公開體驗更加貼心親民。

全省信息公開機構以滿足公眾需求、增強公開體驗為價值追求,積極采取公眾更樂于接受的方式公開信息,讓信息公開更好地走進群眾心里。

開展親民式發(fā)布。省政府辦公廳首次組織發(fā)布全省政府信息公開“瑯琊榜”,13個省轄市、21個省級部門以網絡化形式、親民化語言,集體攤曬“成績清單”、“問題清單”和“行動清單”;多個入口“一門式”公開,實現(xiàn)了報告單信息資源有效整合,便于公眾集中瀏覽、快捷獲取、有效點評,吸引22.8萬網民參與。這次活動改變了政府信息公開機構的話語表達方式,成為我省重塑政府信息公開“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的重要標志。

擴大開放式參與。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省政府辦公廳組織發(fā)起“代表委員,請您幫我捎句話”活動,公開征集對政府工作建言8158條,其中446條建議提交兩會江蘇代表團。建立重大決策信息公開、征求意見和咨詢論證制度,通過政府網站、新聞媒體等向社會公開并征求意見。省水利廳對全省重要水利工作部署會議開展網上直播;常州市初步建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公眾代表、專家、媒體列席政府常務會議制度,讓公眾更多參與政策制定、執(zhí)行與監(jiān)督。

提供便民化服務。圍繞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ōu)化服務,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南京市實行投資建設項目并聯(lián)審批,常州市實施建設項目“七圖”聯(lián)審,鎮(zhèn)江市啟動投資項目“多評合一”,無錫市探索重大項目“容缺預審”,泰州市上線運行全省首個網上審圖系統(tǒng)等,大大縮短了審批時限,權力運行更加利企便民。開展國家政務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南通市形成了三大體系20個子體系842項服務標準,并向社會發(fā)布。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實時公開窗口部門、行政審批項目、并聯(lián)審批流程、公共資源交易評標進展、代辦服務指南等信息,最大限度方便企業(yè)和群眾獲取信息。全省13個省轄市77個縣建立了12345政府服務熱線,受理群眾來電848萬件,較上年同期上升6.8%,現(xiàn)場辦結率達88.7%,綜合滿意率超97.1%。全省“12320”衛(wèi)生熱線人工服務電話量占全國45.5%以上;“12333”人社服務熱線創(chuàng)建了“江蘇模式”,全年呼入總量達1210萬人次,占全國1/8,人工服務量位居全國第一。

制度建設更加規(guī)范到位。

全省各級行政機關把完善公開制度、健全公開機制作為年度工作重點,夯實制度根基,理清責任鏈條,信息公開規(guī)范化程度有了較大提升。

以《條例》修訂提高公開質量。由省政府辦公廳牽頭,13個省轄市、18家省級部門協(xié)助,如期完成國務院辦公廳下達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專題研究論證任務。在《條例》修訂中,各省轄市、省各有關部門修以致用,及時以制度研究成果指導實際工作。省公安廳修訂了政府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省財政廳制定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標準化管理辦法,規(guī)范了21種依申請公開主要文書范本和格式,被財政部在全國系統(tǒng)推廣。

以快速反應回應公眾關切。健全“熱點問題引導”部門聯(lián)席會議制度,密切關注重要政務輿情,對重大輿情快速回應,并做好回應督辦工作。2015年對“東方之星”客輪翻沉事件、長江福北水道“皖神舟67”輪自沉事故、“江蘇將進行重大行政區(qū)劃調整”、“南京過江通道確定免費”、部分地區(qū)學?!岸九艿馈钡容浨闊狳c進行了及時回應,提供客觀、可感、可信的信息,為群眾解疑釋惑。

以社會評議強化公開監(jiān)督。國家行政學院開展“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ōu)化服務”政策落實情況第三方評估,結果顯示信息公開滿意度江蘇最高。聯(lián)合南京大學開展“江蘇政府信息公開建設民意問卷調查”。開展全省政府信息公開滿意度電話調查,七成以上百姓對本地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表示滿意,八成百姓平時關注政府信息,百姓更需要了解扶貧、教育、醫(yī)療、社會保障、就業(yè)、落實農村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落實情況。泰州、常州等地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社會評議”活動。

以教育培訓提升公開能力。把教育培訓作為提升信息公開質量的重要舉措,全年累計舉辦各類培訓1127場,培訓人員61380人次。承辦全國衛(wèi)生計生系統(tǒng)政務信息公開培訓班,組織全省政府系統(tǒng)《條例》修訂研討培訓班。南京、徐州、南通、鹽城等地依托黨校、高校,對縣、市有關部門分管負責同志進行封閉式培訓,開展案例分析、交流研討、實戰(zhàn)模擬,取得良好效果。

2015年,我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與群眾對信息公開的期待相比,與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公開理念方面,少數(shù)地區(qū)、部門負責同志公開意識不強,重視程度不夠,工作不夠給力,主動滿足群眾公開需要的意愿不足。二是工作力度方面,一些部門缺乏專職人員,公開工作處于“兼顧”狀態(tài);一些市縣承擔公開職責的機構較為分散,基層公開工作力量比較薄弱,個別地市公開機構僅有1名工作人員。三是制度規(guī)范方面,個別部門、單位在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設方面仍是空白,一些地區(qū)和部門公開制度不完善,缺乏長效管理機制。四是公開實效方面,政府提供的信息和群眾真正想要的信息有時存在“錯位”現(xiàn)象,“端菜式”的信息多,“點菜式”信息少,提供的政府信息不夠精準、精細,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改進完善。

二、2016年工作目標和重點工作

2016年,全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將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著力構建公開隊伍、制度、平臺、服務和評估評議五位一體的主體框架,切實發(fā)揮政府信息公開在建設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中的積極作用。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進一步理順工作體制機制。按照中辦國辦文件要求,著力建設一支與江蘇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公開隊伍。落實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辦公室主管政務公開職能,年內完成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整合工作,明確工作機構,配齊配強專職工作人員,保證公開工作有人做、做得好。建立政務公開輪訓機制,年內舉辦省轄市、縣政府分管領導參加的“全省政務公開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培訓班”,提升領導干部推進政務公開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推動重點領域、重要部門和關鍵崗位公開制度的落實。結合江蘇實際,制定出臺我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實施意見》。各地各部門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省有關部門就《意見》提出的重要任務、重要事項出臺本系統(tǒng)指導意見。選擇部分省轄市在政務公開負面清單、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信息公開、政府數(shù)據(jù)開放、“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等方面開展試點,為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提供經驗。

第三,提高公開平臺集中化、信息化水平。整合市、縣和省級部門熱線,建成省級12345政務服務熱線。開設“民生政策大講堂”,編印《民生政策熱點300問》。提升“省政府門戶網”辦站質量和水平,優(yōu)化整合政府信息公開專欄,著力完善搜索查詢功能,方便公眾獲取。加強“江蘇政務服務網站”建設,推動政務服務事項辦理由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大廳延伸,逐步實現(xiàn)服務事項在線咨詢、網上辦理、電子監(jiān)察。

第四,向公眾提供更加高效的信息公開服務。結合政府權力清單工作的開展,全面清理規(guī)范公共服務和管理服務事項,編制服務清單,通過辦事場所、部門網站、政務微博、微信等渠道,向社會發(fā)布,方便基層群眾辦事創(chuàng)業(yè)。制定《關于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規(guī)范依申請公開的辦理程序,提高答復質量和效率,做到辦理有溫度、答復有尺度、整體有提速。

第五,鼓勵支持第三方機構進行評議評估。研究制定全省政務公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政務公開質量和效果進行獨立公正的評估,將評估結果納入各地各部門年度考核。探索建立政務公開社會評議員制度,聘請專家學者、律師、、公眾等對全省政務公開進行評議,實施“啄木鳥”式監(jiān)督,提升政府信息公開質效。

本報告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編制,報告所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期限為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本報告的電子版可在“中國江蘇”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專欄下載。

買房,搖號,落戶,孩子入學都受社保影響,無憂保作為業(yè)界領先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推出全國社保代繳服務,保你社保不斷繳。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

個人社保網 全國統(tǒng)一客服專線: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