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公務員聘任制、探索打破養(yǎng)老保險“雙軌制”……致力探索人力資源保障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的深圳,今年又有哪些鼓舞人心的舉措?4月23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敏接受晶報《開局》報道組專訪時透露,今年重點中的重點仍然是解決就業(yè),力爭使政府就業(yè)公共服務實現(xiàn)全市統(tǒng)籌。此外,力推非戶籍居民在深領取失業(yè)救濟金制度;探索在公務員及事業(yè)單位員工中推行養(yǎng)老保險制度;提升企業(yè)養(yǎng)老保險繳費比例等一系列社保舉措也將陸續(xù)出臺,從而進一步擴大深圳市民及外來群體的保障覆蓋面。
2009年深圳大部制改革,王敏從原市人事局局長被推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前臺,擔任“當家人”。與王敏結緣也源于這次改革,當時聽到各類對他的評價是“低調、不茍言笑、不愛與媒體打交道。”心里頓時大感不妙。
然而在多次工作接觸中,對他的第一印象被逐一打破。與其說他是一名官員,不如說是一名學者。最近一次較大型的專訪是去年在深圳高層次人才政策實施三年之際,王敏面對眾多媒體,在沒有事先準備材料的情況下,侃侃而談2個小時,對各類人力資源保障工作、政策了然于胸,就算再“刁鉆”的問題,王敏的回答依然沒有半分猶豫,擲地有聲。
如今,王敏再次接受記者專訪,沒有一點“官架子”的他,笑容親切隨意。在他的面前放著厚厚一沓為這次采訪準備的資料,從中午11點講到快1點,中途沒有看過一次資料、喝過一口水,也沒有顯示出因無法午休而不耐煩。整個采訪中,王敏又展示出另一種身份——市民的好“管家”。無論是如何確保社?;鸬陌踩\營、還是如何方便市民辦事,他都一一想到,且不遺余力地與有關部門協(xié)調解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應該做到這樣:市民來辦事的時候,只要告訴政府‘我是誰’就行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政府的工作,包括查詢社保記錄、查詢無犯罪證明等。政府工作范圍內的事情,為什么要市民為了那張證明而來來回回折騰呢?”
1955年出生的王敏198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經濟系,許是受到未名湖靈氣的熏陶,讓王敏養(yǎng)成了穩(wěn)健、謙和、低調的性格。在各種關于他的評價中,他認為“低調”最貼切。“我個人是這樣的,我也喜歡這樣的人。我認為低調挺好的,認認真真把事情都做好了,別人卻不知道是誰做的,這是高境界。”然而,對政策的宣傳和面對媒體監(jiān)督,他則頗高調,“我希望媒體能多幫忙,多宣傳有關深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政策,讓老百姓能更好地利用和享受政策帶來的便利;此外,真正與一線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部門除了公安就是人力資源保障部門,這幾年我們的業(yè)務量擴張很快,不宣傳,市民很難理解我們。”
在市民眼中,王敏是一位具有法治意識、責任感很強的官員。“騰訊老總馬化騰領取房補事宜、積分入戶申請者分數(shù)疑似被算錯、公務員招考條件疑似因人設崗……”件件事情矛頭直指市人力資源保障局。王敏沒有回避,第一時間要求工作人員給予回復并提出了今后的整改方案。這讓眾多市民對這位局座豎起大拇指,他們認為,能主動回復本身就是一種姿態(tài)、一種擔當,法治意識躍然紙上。面對公務員和事業(yè)單位改革這些難啃的“骨頭”,深圳市民期待,王敏能將改革的魄力持續(xù)下去。
隨和,睿智,對業(yè)務熟悉,且有魄力,是市人力資源保障局工作人員對王敏工作中的印象。生活中,“王局是個網球迷。”在同事眼中,王敏還是個熱愛生活的人。每周末他都堅持打網球,鍛煉身體。當有人質疑網球需要大量跑動,他能否跑得下來時,他立即說,“能??!我經常參加市直機關舉辦的網球比賽,關鍵是每次去都還能拿點名次。”說這話時,王敏一臉的得意與自豪。
12345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