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勞動者
勞動合同暗藏雷區(qū) 勞動者自帶避雷針
2016-12-14 08:00:09
無憂保


現(xiàn)在正值畢業(yè)生找工作的時候,對一些初入社會的懵懂大學生來說,很多求職和入職的陷阱是他們所未知的,本文告誡求職們:暗藏雷區(qū),勞動者自帶避雷針。 雷區(qū)一 求職,先繳納各種費用 職場新人中招率:30% 這類騙局通常在招工廣告上稱有文秘、打
現(xiàn)在正值畢業(yè)生找工作的時候,對一些初入社會的懵懂大學生來說,很多求職和入職的“陷阱”是他們所未知的,本文告誡求職們:暗藏雷區(qū),勞動者自帶避雷針?! ±讌^(qū)一 求職,先繳納各種費用 職場新人中招率:30% 這類騙局通常在招工廣告上稱有文秘、打印、公關等輕松、體面的工作,求職學生只需交納一定的保證金即可上班。學生付錢以后,招聘單位要學生聽候消息,接下來便石沉大海。其次,少數(shù)用人單位為了謀取錢財,通過招聘向求職者收取招聘費、培訓費、押金或服裝費等,從而獲取不當?shù)美?。有些公司會佯裝正規(guī),讓大學生通過層層篩選,最終獲得面試機會,面試通過后,就要求先交服裝費等,才能簽合同、培訓,再開始工作。交費后,公司會簽署一系列協(xié)議等,將最終不退費的要求“轉嫁”給求職者?! ±讌^(qū)二 騙取求職者個人信息 職場新人中招率:25% 求職者在不具備中介服務資格的小網(wǎng)站上投遞簡歷,隱私無法受到保護;或者在大型網(wǎng)站上求職,但是對個人信息的瀏覽權限沒有設限制,導致自己的詳細聯(lián)系電話和地址毫無保留的泄露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結果被別有用心的不法者盯上,利用求職者的個人信息進行詐騙?! ±讌^(qū)三 企業(yè)騙取免費勞力 職場新人中招率:45% 最讓人難以防備的職場騙局,是利用試用期騙取廉價勞動力,在試用期后便以各種理由辭退求職者,卻不必負任何法律責任。這類騙局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各種理由告訴求職者是不合格的,公司解聘也是無奈之舉,從而再以很少的薪水繼續(xù)招聘同樣也不會熬過試用期的新人,周而復始,降低成本。面對這樣的招聘,求職者不要輕信用人單位的口頭承諾,任何試用期的要求和考核應該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同時也要考察一下該單位現(xiàn)在用人的情況,如果人來人往,怨聲載道,還是吸取前車之鑒,另尋明主的好?! ×硗庖环N手段就是非法延長試用期,才半年合同,試用期卻有3個月。試用期本意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相互了解、相互選擇的期限。但是一些單位為了減低用人成本,利用試用期的低薪“了解”得沒完沒了。其實關于試用期,下文將會詳解?! ±讌^(qū)四 實際報酬與招聘信息不符 職場新人中招率:35% 目前,不少公司為了吸引求職者,變相抬高招聘信息中月薪的情況不在少數(shù),其中的水分需求職者仔細甄別。這種“看上去很美”的薪資不僅不能讓求職者得到更多的實惠,反會讓求職者失去了很多應得權益。專家指出,不少企業(yè)在招聘中虛標薪資待遇,將公積金、社保金等國家明文規(guī)定應按規(guī)定基數(shù)由企業(yè)繳納的費用也一同計算在月薪中,作為薪資發(fā)布;錄用后,企業(yè)又不按國家規(guī)定的繳納基數(shù)為員工繳納相關費用,而是自定某個數(shù)額作為某項補貼直接打入員工的工資卡中。企業(yè)的這種行為不僅侵害了求職者本身的利益,同時也侵害了社會統(tǒng)籌這一公共利益。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