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成搶眼詞匯 二孩政策后生育保險怎么報?
2017-01-15 08:00:01
無憂保


7月25日訊:2016年注定是出生人口井噴的年份。全面二孩的放開和中國人對于猴寶寶的喜愛,讓“生孩子”這個詞成為這一年里最搶眼的詞匯。北京市的人口計生條例進行了調(diào)整,原本就對生育政策不甚了解的準媽媽或新媽媽們這回更糊涂了——生二孩生育保險能不能給報銷啊?能報多少???生二孩的產(chǎn)假跟一孩一樣嗎?北京已經(jīng)建不上檔了,只好回老家生,在老家生孩子還能享受北京的生育保險待遇嗎?……一大堆讓人頭疼的問題困擾著這些家庭。為此,記者咨詢了社保專家。
“產(chǎn)假工資”是大頭兒
案例1:
在北京,“五險一金”已經(jīng)成了企業(yè)福利的“標配”,女職工一般都能享受到生育保險的待遇。不過,很多人對于生育保險待遇的了解,還停留在生孩子給報銷醫(yī)藥費的層面上。殊不知,報銷醫(yī)藥費只是生育保險待遇當中的很小一部分,作為大頭兒的生育津貼才是媽媽們最應該關注的。
“恐怕沒有比我們更沒人性的公司了,我生完孩子休產(chǎn)假的那幾個月,甭說基本工資了,扣完五險一金,我還欠公司錢呢!”“怎么會一點都沒有呢,我生孩子那陣,公司還給我每月開5000多元呢,好像跟工資也差不太多!”這是記者曾經(jīng)聽到的兩位剛生完孩子不久的兩位媽媽的對話。兩人對比明顯,一個媽媽產(chǎn)假期間工資幾乎為零,另一位則能拿到跟正常工資差不多的收入。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第二位媽媽說的5000多元的“工資”并不是自己的單位發(fā)放的,而是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的生育津貼,這筆錢常常被人們俗稱為“產(chǎn)假工資”。而第一位媽媽并非沒有這筆津貼,而是她并不了解生育津貼的政策,所以產(chǎn)后也并未向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申請這筆費用。而這樣稀里糊涂的媽媽可不在少數(shù),記者身邊的好幾位朋友都是這種情況,生完孩子之后根本不知道還有生育津貼這回事,有兩個人的孩子都已經(jīng)上幼兒園了,還沒去申領這筆費用呢。而有一位媽媽對這事很上心,產(chǎn)假結束后立即去申領生育津貼,由于公司的繳費基數(shù)高,她一下就領到了近5萬元的生育津貼。一家人原本還在為請育兒嫂的費用發(fā)愁,這一下子問題全解決了。生育津貼可謂是雪中送炭。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