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后,市場翹首以盼新一輪金融體制改革。近日,有關人士透露一旦有新的存款保險制度出臺,或許會先在一部分小銀行試點,以為利率市場化做鋪墊。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資料。
在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后,市場翹首以盼新一輪金融體制改革。央行在2012年工作會議上提出,要進一步做好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準備工作,央行行長周小川也透露存款保險制度將擇機推出。11日,央行研究局人士向透露,“一旦該制度出臺,或許會先在一部分小銀行試點。”
此舉被市場解讀為推動利率市場化的前奏,也被不少分析人士看做是為防風險的監(jiān)管加碼。
醞釀了十年的存款保險制度之所以難敲定,主要是因為在商業(yè)銀行間一直存在較大爭議。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對于大型商業(yè)銀行本身而言,其信用等級較高,財務狀況相對穩(wěn)定,在現有的中國銀行業(yè)體制下,基本不會發(fā)生經營危機或面臨破產倒閉的情況。因此,就算要實施該制度應該也不會“一刀切”。
“當前的監(jiān)管本身就非常嚴格,加入該制度后無非是對銀行業(yè)在監(jiān)管上進一步加碼。”一位大型商業(yè)銀行研究部人士稱,“實際上,引入該制度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為允許經營狀況惡化的銀行金融機構破產做準備,當危機發(fā)生時,投資者的利益能受到保護。”從國際上看,不少利率市場化國家存款保險是強制性的。
“盡管利率市場化是一個大的方向,但對金融業(yè)的沖擊較大。中國一旦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那么,形成銀行利差收窄趨勢的可能性很大,但這其中也有不確定因素,主要就在于資源配比情況,具體來說是央行對流動性的調控。”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的局長張健華認為,中國資源配置絕大部分依靠金融體系,在資金供給不足的情況下,銀行擁有更大的定價空間,這反倒促使其息差進一步擴大。因此,監(jiān)管部門對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措施,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在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的副部長魏加寧看來,當前負利率突出直接導致了價值扭曲和資源配置出現問題,包括房地產泡沫、地方平臺的問題、民間借貸的問題,2011年金融脫媒導致金融秩序出現混亂主要體現在非金融機構體系中,這意味著利率管制的現狀不可持續(xù),應當加快利率市場化的步伐。
“放開金融市場準入和利率管制需要首先形成一個金融安全網,狹義的金融安全網最初是指存款保險。但我們認為金融安全網應該有三大支柱,第一是審慎監(jiān)管者,第二是最后貸款人,第三是投資者保護機制。”魏加寧對小編表示“存款保險制度的推進是不可或缺的方面。”
在監(jiān)管標準趨嚴,存款外流加劇,且貸款投放量無法大幅縮減的情況下,如果利率管制放開,不排除一些金融機構可能會出現高息攬存、惡性競爭的情況,金融市場易出現混亂。因此,魏加寧稱,“要建立一個分業(yè)監(jiān)管的強有力的協調機制,否則金融監(jiān)管就要出問題,另一方面是理順金融領域中央與地方關系,把地方中小型的金融機構,包括非銀行的金融機構的監(jiān)管職責賦予給地方政府。此外,還應該放開市場準入,降低門檻,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到金融領域來辦民營股份制的金融機構,建立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
【無憂保提示】我國銀行業(yè)息差水平一直較為穩(wěn)定,盈利模式決定了其利潤主要來源于息差收入。就16家上市銀行2011年前三季度業(yè)績分析可見,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凈息差收入占總營收近76%,而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凈息差總收入占總營收比例則超過90%。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