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保險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保險資金的投資力度逐漸加大,獲得的投資收益也日益增加。在投資領域中,保險資金對信托投資情有獨鐘,創(chuàng)造了今年上半年規(guī)模增長94.5%的速度。
保險資金信托投資“熱”的邏輯起點
2006年到2012年,信托業(yè)經過一次大整頓后進入其發(fā)展的黃金時期,資產規(guī)模增速快,產品收益高,其年均收益率通常能達到9%甚至更高,遠遠高于保險資金5%的平均收益水平,而且信托產品的基礎資產大多是規(guī)模大期限長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項目,并有“剛性兌付”的行業(yè)潛規(guī)則兜底,這些“亮點”不僅與保險資金期限長、規(guī)模大的特征相匹配,而且還能同時滿足保險投資高收益和低風險的要求。因此,信托產品開閘后,迅速成為保險資金重點關注的資產。
之后,一方面由于銀信合作的收緊,信托公司更是將保險資金視為其重要的資金來源,加強了與保險業(yè)的合作,另一方面由于保險公司在信托投資領域中逐漸積累了經驗,資金運用越來越得心應手,上述兩方面因素疊加,從而使得保險公司對信托投資始終偏愛有加。遺憾的是,有合理的邏輯起點,并不能保證一定會有理想的結果。過度“偏愛”所引起的進取投資,往往容易導致對投資風險的忽視,難以冷靜地及時根據環(huán)境的變化放慢投資的節(jié)奏,風險隨之悄然積聚也就在所難免。
保險資金信托投資“熱”的表象后面
首先從信托產品的具體投向看,截至2014年第2季度,在保險資金信托投資產品中,房地產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兩項合計占比已超過了50%。險資對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領域的鐘愛由此可略見一斑。
再從保險資金大類資產配置看,截至2014年9月,在保險資金總投資中,其他投資類的規(guī)模已從年初的12992.19億元上升至18277.48億元,占比由16.9%上升至20.85%。其他投資包括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債權計劃、股權投資、理財產品投資等另類投資,其中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債權計劃占比最大。與金融同業(yè)相比,保險公司的競爭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保險資金的長期性,保險資金對不動產投資的鐘愛可以說是與生俱來。普華永道日前發(fā)布的一項針對國內保險資深投資從業(yè)人員的調查報告顯示,在未來兩年另類投資配比中,不動產受歡迎程度占比為31.25%,與資產支持證券并列第一。由此可見,信托投資“熱”的表象后面隱藏的是保險投資對基礎設施、房地產等不動產領域的“鐘愛”。
投資集中度不能僅看信托
如今,險資信托產品的基礎資產集中度較高問題已經引起各方重視。顯然,這個問題的發(fā)生與保險公司對不動產的“鐘愛”密不可分,但是這種“鐘愛”并不僅僅體現(xiàn)在信托投資中。無論是投資海外優(yōu)質商業(yè)地產謀求穩(wěn)定可觀的投資收益,還是加速布局地方基建項目、試水養(yǎng)老社區(qū)等,保險機構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地產投資模式。其實,無論是信托產品,還是理財產品,無論是專項資產管理計劃還是項目支持計劃,名目再繁多,從本質上說都只是中間投資品,資金最終流入的領域形成了支持這些中間產品收益的基礎資產。倘若資金通過各種不同的中間投資品都流入相同的一兩個行業(yè)或領域,投資集中度風險無疑要比各類產品分別顯示出來的集中度情況嚴重。因此,要正確認識和有效防范當前信托投資中所呈現(xiàn)出的基礎設施房地產投資集中度較高的風險,不應僅看信托,必須打通產品形式,從整體上考察。
信托投資不再“地利人和”,保險資金何去何從?信托投資被提示風險并降低認可標準,無異給持續(xù)升溫的信托投資“熱”潑了瓢冷水。顯然,信托投資已不再“地利人和”。那么,未來保險投資是否會轉向?又會轉向何處?綜合媒體報道不難發(fā)現(xiàn),未來險資將向資產證券化類產品、創(chuàng)新類理財產品、股權和債權投資計劃等領域挺進,另類投資仍將是保險公司最受歡迎的領域。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保險資金會成為未來中國另類投資市場上最為重要的一股力量。
另類投資是近年來保險資金發(fā)力的重要領域,高收益的另類投資對于推升2013年保險全行業(yè)投資收益率至5.04%,創(chuàng)下四年來的最高水平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未來隨著另類投資領域的發(fā)展,保險機構參與另類投資的范圍和程度無疑還會有很大的空間。但是,在繼續(xù)挖掘另類投資機會時,以下問題需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是基礎資產過度集中。保險公司對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的偏愛不僅體現(xiàn)在信托投資中,而且體現(xiàn)在對另類產品的投資中。另類產品形式種類多樣,特別要注意避免保險資金通過投資不同形式的另類產品,最終積聚到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領域。二是另類投資的風險管理。另類投資涉及領域廣,產品種類形式繁多,交易結構復雜,風險隱蔽度高,因而對投資風險管理的水平提出的要求很高。在市場化改革的過程中,我國保險公司雖然在固定收益和股票投資領域中積累了較多經驗,具備了較高的投資管理水平,但在另類投資領域人才儲備明顯不足,相應的投資管理水平和風險管理能力都面臨著重大的挑戰(zhàn)。三是另類投資的超常增長。在另類投資高收益誘惑的驅動下,目前保險資金另類投資正在快速增長。2013年初保險投資中的其他投資比例僅11.25%,年底便上升為16.9%,而2014年前幾個月還一直徘徊在17%左右,至8月底已上升至20.74%。毋庸置疑,為了應對投資收益率不高的挑戰(zhàn),需要通過配置適當比例的另類投資來提高投資組合的整體收益水平。但無論是從保險資金特性本身對投資的內在要求來看,還是從歷史的、國際的經驗來看,另類投資市場都不應成為也還沒有能成為保險投資的主戰(zhàn)場。任何時候,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組合不當,反失整體優(yōu)勢。
無憂保提示:綜上可知,信托投資具有規(guī)模增速快、產品收益高等亮點,吸引了眾多保險資金的投資。此外,在信托投資“熱”的背后,保險資金對基礎設施、房地產等不動產領域的“鐘愛”也表露無遺。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