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來,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寶寶”們收益率跌至4%,令廣大消費者大失所望。與此同時,一款預期年化收益率較高的互聯網保險理財產品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注意力。下面小編就為您講述具體情況。
收益率動輒6%起步
7月16日,京東金融聯合珠江人壽推出了一款保險理財產品,兼顧預期年化收益率6.9%和身故賠償賬戶價值的1.05倍。我市保險行業(yè)人士在仔細分析此款產品后表示,該款產品的實質是一款萬能險,屬于投資理財型壽險險種。
“在預期收益率上,之所以和貨幣基金型"寶寶"產品有這么大的差別,主要是兩類產品的投資限制有所不同?!鄙鲜鋈耸拷榻B,按監(jiān)管要求,貨幣基金只能投向債券、央票、大額存單等標準化產品或其他貨幣市場工具,而保險理財產品則可涉及集合信托、專項資管計劃和理財產品等高收益的非標類產品。
媒體人了解到,保險系“寶寶”雖然起步晚,但發(fā)展勢頭很足,預期年化收益率普遍在6%以上。例如,陽光保險在其官網上推出“陽光理財淘寶季活動”,活動期間,購買其某產品,在享有7.43%預期年化收益率的基礎上還能再獲得1%的補貼;昆侖健康保險推出存樂理財保障計劃,預期年化收益率6%;泰康人壽推出旺財2號,預期年化收益率6.5%等。
預期收益率不保證能實現
保險理財產品收益率如此之高,的確令人心動。那么,這些產品是否百分百安全?理財分析師提醒,保險理財產品在推廣宣傳中提到的超高收益率,并不能夠保證實現,投資需謹慎。
銀率網理財分析師牛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監(jiān)管部門對保險產品有收益保證紅線要求,以萬能險為例,這類保險產品最多只能向投資者保證年化2.5%的收益率,其他“溢價”部分不在保證之列。所以,投資者在購買前還需全面了解,并具備足夠的風險意識。
不過也有業(yè)內人士透露,如果保險理財產品的最終收益率不能達到預期收益率,不排除保險公司或京東等互聯網金融平臺為維護聲譽,用自有資金對投資者進行補貼的可能。
此外,互聯網保險理財產品自身的優(yōu)缺點也較為明顯,值得投資者注意。優(yōu)點在于附加了保險保障功能,這個特點與生俱來,為余額寶等“前輩”們所不及;而缺點在于資金不能自由申贖、產品保障功能單一。更重要的是,目前市場上推出的高收益率保險理財產品額度極為有限,銷售時間也有嚴格限制,像弘康人壽7%的那款產品額度只有5000萬元,京東6.9%的產品只有1天搶購時間,遠不能滿足投資者的需求。
無憂保提示:綜上所述,在余額寶們收益大跌之時,保險系“寶寶”開始異軍突起。多家保險公司聯姻互聯網金融平臺,產品收益率動輒6%起步,引發(fā)業(yè)界關注和投資者的熱烈追捧。然而,在高漲的熱情背后,預期收益率卻不保證能實現。消費者購買時應謹慎選擇,切不可盲目追求高收益。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