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豬肉價格不斷下滑,養(yǎng)殖戶遭到巨大損失,保險公司為此推出生豬價格指數保險,以此來保障養(yǎng)殖戶風險,減少損失,但是養(yǎng)殖戶抱怨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并不能減少他們的損失,那么是什么影響了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的效果?對此外界看法不一。
在濟南市長清區(qū)的銀泰生豬養(yǎng)殖場里,看著1萬多頭膘肥體壯的生豬,董事長靳衛(wèi)蘭卻高興不起來:以現在的價格,一頭豬得虧300塊錢,出欄3000頭就是90萬沒有了。
靳衛(wèi)蘭:今年上半年真是徹底賠錢了,10個農戶有8個淘汰母豬,太低了。
像靳衛(wèi)蘭這樣的養(yǎng)豬大戶當然明白生豬價格周期性波動的道理,不過一旦波動異常,即便是老養(yǎng)殖戶,也束手無策。今年就是這樣,針對這種現象,“生豬價格指數保險”應運而生:一頭豬投保12元,保險期限一年。這期間國家發(fā)布的平均“豬糧比”只要低于6:1,養(yǎng)豬戶就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的賠付。安華農業(yè)保險山東分公司總經理李明成:
李明成:當全年平均豬糧比低于6:1的時候,每降低0.01個點,養(yǎng)殖戶一頭豬就要虧損兩塊錢,保險公司就補上這兩塊錢。
所謂“豬糧比”,通俗地講就是賣一斤生豬可以買幾斤玉米。保障了6:1,就保障了養(yǎng)豬戶不賠錢。去年,保監(jiān)會鼓勵在涉農保險領域創(chuàng)新,這樣的背景下“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在北京、四川、山東等地試點。不過,一年過去了,這項保險提供的保障在養(yǎng)豬戶眼中卻顯得有些無力。北京順義的養(yǎng)殖戶曹學義,去年購買了首批試點產品在今年5月已經獲賠。但“一頭豬賠的錢不及實際虧損的1/10”令他有些郁悶。
曹學義:2013年的5月1日到14年的5月2日,全年豬糧比是5.95比1,一頭豬賠付10塊錢。確實是低了。
業(yè)內人士分析,保險賠付偏低的原因之一是各地賠付標準按照全國豬糧比“一刀切”。以北京為例,去年的盈虧平衡點是6.3比1,賠付自然回不了本。其次,地方財政補貼也是影響?zhàn)B豬戶參保的一大原因。目前對各地生豬價格指數保險補貼政策不一,在濟南保費全部由養(yǎng)殖戶自己掏,在北京順義財政補貼則占到了80%。
養(yǎng)殖戶:母豬補貼是有,母豬保險國家給拿48,咱自己拿12。價格保險是自己拿的多點就不愿意投。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認為,豬肉價格直接影響政府對CPI的調控,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具有準公共產品的性質。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都對這類保險進行財政補貼。不過中央財政愿不愿意掏錢,還得看這個產品到底有沒有效果。
庹國柱:現在它有個過程,中央財政他必須試驗的比較穩(wěn)妥成熟的條件下,它可能才能出手,這個政策才能列入中央政府補貼的范圍。
無憂保提示:跟據上面描述可以知道,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xù)下降,使得很多養(yǎng)殖戶苦不堪言,由此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出現,但是它不能為養(yǎng)殖戶提供保障,這主要是生豬價格指數保險是按照全國豬糧比進行賠償的,同時各地財政補貼也不相同,這使得生豬價格指數保險不能保障養(yǎng)殖戶的損失。
標簽: 保險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