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總理李克強曾經表示將繼續(xù)推進利率市場化,我國利率市場化需要穩(wěn)步推進,而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一個前提條件。
利率市場化之后,之前從來不會破產的銀行也將會出現破產,之前存款人認為萬無一失的本金也有可能損失。
因此,在利率完全市場化之前,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就成為我國金融市場十分重要的一項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2月初,央行在其發(fā)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中表示:“目前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存款保險制度作為重要的風險補償機制,可以有效地保護儲戶的存款安全,是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前提條件。”閆冰竹認為,“有關存款保險制度的設立,也是應利率市場化誕生的,因為利率市場化必然要保護存款人的利益,目前國際上的經驗還是設立存款保險制度。”
但是,目前我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還面臨不少難點,我國在對存款保險模式的選擇上存在較大分歧,對存款保險機構的監(jiān)管邊界尚未達成共識。
閆冰竹分析道,目前國際上存款保險制度主要有三種模式,即“付款箱模式”、“成本最小模式”和“風險最小模式”。每種模式的側重點與監(jiān)管介入程度各有差異,“付款箱模式”僅在投保的金融機構倒閉后對存款人給予賠償,在事前或事后向投保機構收取保費;“成本最小模式”旨在一旦投保金融機構倒閉,存款保險機構積極參與處置決策,運用多種風險處置工具和機制實現處置成本最小化;“風險最小模式”的職能設計是將存款保險機構本身所面臨的損失風險或損失程度降到最低,存款保險機構既有完善的風險處置職能,又有一定的審慎監(jiān)管職能。
閆冰竹在給政協(xié)的提案當中,對于上述難點提出了一個有中國特色的存款保險制度方案,即先期設立存款保險基金,應采取“成本最小模式”或“風險最小模式”。
除了存款保險制度的模式之外,目前國內在存款保險資金來源、費率確定機制和賠付原則上也尚未明確。
“如果實行單一費率,雖然相對簡單,但存款基數高,即使費率比例低,繳費總額也高;而若實行風險差別費率,小銀行的風險普遍較高、評級較低,相應的費率就高,對其來說負擔也不小,再加上利率市場化對小銀行沖擊更大,過高的費率也會讓其雪上加霜。”
“我的基本觀點就是在設立存款制度上要兼顧到中小銀行的利益,實行差別化的費率,比如說小銀行,雖然小,但是風險控制得好,那么繳的保費就應該有一個合理的比例和空間,只有這樣,在利率市場化的過程當中,在存款保險制度的孕育過程當中,才能很好地兼顧大中小銀行的利益。”
無憂保提示: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前提條件是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據悉我國目前已經沒有制度上的障礙,至于何時推出存款保險制度,要等待央行的決定。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