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保險行業(yè)紛紛進軍互聯(lián)網市場,推出互聯(lián)網保險產品。近日,保險理財產品也悄然入駐互聯(lián)網。
“進軍”門戶網站
實際上,國華人壽電子商務在淘寶天貓經營半年有余后,在今年4月就已登入網易保險平臺,而在今年5月國華人壽就與網易保險推出了理財專場活動。而另據消息人士透露,安邦保險近日也在與百度洽談相關合作。
而這也是保險公司在除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外拓展疆土的開始。據保險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單鵬近日表示,目前很多公司都在籌備電子商務公司,這些公司通過一些方式,比如官方網站、保險超市、門戶網站、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等開展業(yè)務。金融市場化改革加劇了大資管時代,而在金融各個板塊中誰在互聯(lián)網化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穩(wěn),那它則將成為金融板塊之間的重要角色。
國華人壽的信息技術副總監(jiān)趙巖日前介紹,國華人壽在2011年成立電子商務部,做傳統(tǒng)渠道在線承保的支持,主要是給電子保單還有客戶身份驗證等方面打下了基礎。2012年開始第二步,開始看一些第三方平臺的合作。最近開始和工行、農行在內的一些銀行的網銀做了一些渠道上的探索。
對于國華人壽明年的互聯(lián)網策略,趙巖坦言,2014年國華可能在規(guī)模上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在長期的期交型保費和一些消費類的險種上,希望能夠有所突破。
據業(yè)內人士告訴本報,目前保險公司將門戶網站、電商平臺、互聯(lián)網公司等統(tǒng)歸為第三方平臺的合作,一般合作模式為支付技術服務費,在具體的理財活動專場等并不另外支付費用,只是應第三方平臺要求提供產品。
“補貼”、“返還”惹爭議
近日,基金產品的“補貼”攬客引起關注。資料顯示,常見的補貼形式分兩種,其一是直接按照年化收益率補貼,如網易添金計劃,投資者實際收益率=基金收益率+5%;其二是以紅包形式補貼,將紅包的價值換算為收益率再加入宣傳中。
而目前“補貼”則成為一種營銷模式,保險理財產品亦存在類似情況,之前保險理財產品熱鬧的“集分寶”返還就引起極大爭議。集分寶是一種網購積分,100個集分寶相當于1元,可用于淘寶購物、信用卡還款、繳水電費等,同時也可以在天貓、一號店等網站購物時直接抵扣。
按照《保險法》規(guī)定,保險公司不得“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保險費回扣或者其他利益”,贈送的保險不能超過100元。所謂集分寶是否屬于“其他利益”,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
據一位保險業(yè)內從事電商工作的負責人告訴本報,保險產品和基金產品在“補貼”上的運作模式首先是截然不同的,比如百度和基金的一種合作模式可能是百度讓利給消費者,而保險理財產品有特殊性所以不會有類似的運作模式。
而對于“補貼”是否違規(guī)他則表示,這要區(qū)分這個返利是不是保險公司行為,根據《保險法》保險公司是不可以做的,但是如果是第三方平臺的行為則要另當別論,觀察“返利”情況時亦要將第三方平臺納入考慮范圍。
另據一位業(yè)內人士分析:“目前,第三方平臺類似于商場角色,而保險理財產品則相當于進駐品牌。”據網易相關負責人日前介紹,網易理財將充分發(fā)揮平臺優(yōu)勢,為用戶優(yōu)選多樣的泛金融產品,簡化用戶選擇。平臺產品初期將以基金和保險理財為主,后續(xù)還會補充更多創(chuàng)新型理財產品。未來,網易將通過完善支付工具,增強移動端產品功能,擴展支付場景,加快布局網易自有金融生態(tài)圈,打造更強金融綜合體。
但如此一來,是否會出現“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情況,上述負責人也表示,目前保險公司和第三方平臺的合作一般都是支付平臺服務費,還沒有另外支付費用的情況。
無憂保提示:門戶網站、電商、互聯(lián)網公司其實只是第三方交易平臺,而基金產品“補貼”的方式只是一種方式招攬顧客的營銷模式。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