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今年6月提出的“新政13條”已經(jīng)有10條開始問世了,各大保險公司也開始進入了對“新政”實施時期,據(jù)了解,中國人保、中國平安的期貨公司招標工作接近收官,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太平的期指選秀工作仍在火熱進行中。
按此進度,保險資金最快可于年底前試水股指期貨交易。
在已經(jīng)出爐的十項保險投資新政中,保險公司熱情最高的當屬股指期貨,因而在準備工作方面表現(xiàn)得最為積極。一方面,多家保險機構開始在圈內高薪招攬期貨人才;另一方面,對期貨公司的“選秀”工作如火如荼展開。
“由于之前相關經(jīng)驗空白,我們不會自己操刀,而是借助外力。”據(jù)消息人士透露稱,海通期貨等多家期貨公司已與中國人壽等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除新華保險表現(xiàn)得較為謹慎之外,其余一線梯隊的保險公司均表現(xiàn)出積極參與、時不我待的姿態(tài)。人保、平安招標已近收官,但兩家險企對于入選的期貨公司名單均諱莫如深。
即將迎來重磅客戶,期貨公司喜悅之情自不待言。不過,只有“成立5年以上、上季末凈資本達3億元以上、且不低于客戶權益總額的8%”的期貨公司,才能參與分羹。相比之前討論稿時的“注冊資本達1億元以上”,監(jiān)管層對于期貨公司的資質門檻有所提高。
險資獲準參與股指期貨交易,市場人士開始擔憂:弱市下險資參與股指期貨會打壓市場、打擊做多信心。不過,多位保險資管人士向小編表示,“由于險資規(guī)模非常大,如果不能使用股指期貨工具,險資不得不通過頻繁調倉、賣出股票來應對股市波動的風險,在市場波動較大時,頻繁交易、集體性減持更會加劇市場波動。險資參與股指期貨,只能對沖不能投機,且初期參與規(guī)模不會太大,因此不會對現(xiàn)貨市場造成直接沖擊。”
此外,據(jù)知情人士透露,繼股指期貨之后,險資未來還將被允許參與另一個重要的金融衍生品——國債期貨,以對沖利率風險。也就是說,如果有更多的金融衍生品問世,保監(jiān)會將會增加相應的交易品種,出臺相應的交易規(guī)則。
無憂保提示:我們可以看出金融衍生品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是把雙刃劍,稍有不慎,也會給保險公司帶來一定的風險。據(jù)保險公司內部人員透露:新政出臺后,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是一個考驗,閘門放開,風險自擔。我們必須搞清楚哪些是我們可以并有能力做的投資,哪些是我們想做但暫時沒有能力做的。保監(jiān)會要求我們“無為勿求其位”,并通過巴林銀行破產(chǎn)案等案例向我們強調,內控是基礎,執(zhí)行是關鍵。
標簽:

聲明: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所有權歸無憂保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guī),請聯(lián)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