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制度是美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最重要組成部分,帶有較大的福利性質。它是美國經(jīng)歷20世紀
30年代初經(jīng)濟大蕭條的慘痛歷史之后逐步建立起來的,也是羅斯??偨y(tǒng)實施“新政”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建立社會安全保障體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廣大就業(yè)者退休后老有所養(yǎng),以及使殘疾人在喪失工作能力時可以得到一定的照顧,不至于陷入難以維持生計的狀況。比如,根據(jù)目前的規(guī)定,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退休時平均每人每年可領取1.5萬美元左右的社會福利金。近70年的歷史和實踐證明,這一體系運作良好,對美國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與穩(wěn)定功不可沒。
目前,美國社會保險體系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社會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對社會保險體系形成的壓力越來越大,導致社會保險基金未來來源不足。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到上世紀60年代,是美國人口出生的高峰期,即人們常說的“嬰兒潮”時期。這個時期出生的人數(shù)估計高達7900萬。目前他們是美國收入最高、也是對社會保險體系貢獻最大的群體。再過幾年他們將開始大量退休,屆時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將迅速減少而支出將大幅增加。根據(jù)目前的估計,2018年美國社會保險基金的支出將大于收入,2042年這一基金將徹底用光。另據(jù)不同預測,今后75年里美國社會保險基金的缺口大約在3.7萬億至10萬億美元之間。如果不加以改革,這一體系將面臨崩潰,其后果不堪設想。用布什的話說,美國的社會保險體系“正面臨危機”。
但是對社保體系進行改革又面臨很大的風險,前途難卜。據(jù)報道,布什的設想是讓一部分社保資金進入資本市場流通從而實現(xiàn)增值,同時降低個人同比例的社保福利所得。初步估算這可以使社保基金在今后幾十年里減少數(shù)萬億美元的壓力。同時,改革本身也需要政府投入約2萬億美元資金。由于這一設想面臨很多的不確定性,反對之聲不小。
這一設想的問題主要在于投資市場的風險,弄不好這些本來用于老有所養(yǎng)的資金都可能打了水漂。據(jù)計算,在上世紀90年代經(jīng)濟繁榮時期,美國股市的收益率每年在20%到43%之間。但2001年和2002年,每年的資本縮水率也高達20%以上。雖然從過去10年來看資本投資總體上是盈利的,但潛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最近聯(lián)合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美國社會保險制度面臨危機的人有25%,認為存在重大問題的人高達49%。支持人們自愿選擇將部分社保資金投入股票市場使之增值的人達到53%。但是,在回答“你是否愿意這么做”時,持否定態(tài)度的人高達62%。由此可見,社會保險收入事關廣大民眾退休后的生活來源,人們不得不對此慎之又慎。
標簽: 社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