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壽險是指在保險合同約定期限內(nèi),如果被保人發(fā)生死亡或全殘,保險公司按照約定的保額賠付保險金。如果期滿被保人依舊健在,則保險合同終止,保險公司部再承擔保險責任,也不退回保費。一般來說,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10年、15年、20年或者到被保人50歲、60歲等多種選擇。
根據(jù)保險金額在整個保險期間是否發(fā)生變化為依據(jù),可以將定期壽險分為定期定額壽險、遞增定期壽險遞減定期壽險和減定期壽險三種。了解這三種定期壽險的各自概念,有助于消費者更合理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產(chǎn)品。
1、定期定額壽險
定期定額壽險是指保險金在整個保險起見保持不變。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徐小姐買了一份保額20萬,保險期10年的定額定期壽險。如果徐小姐在未來10年內(nèi)不幸身亡,那么根據(jù)合同規(guī)定,保險公司將支付給受益人20萬元的死亡賠償金。
2、遞增定期壽險
遞增定期壽險是指在保險期內(nèi),根據(jù)初始死亡保證金,按照約定的時間間隔遞增。比如初始死亡保證金為10萬元,約定每隔1年保額遞增5%,保費也將隨著保額的遞增而增加,但保單所有人通常有權(quán)在任何時候固定遞增定期壽險保險金額。
3、遞減定期壽險
遞減定期壽險是指死亡保險金在整個保險期間不斷減少。這類型的保單通常給出一個初始的死亡保險金,然后根據(jù)保單規(guī)定的方法逐年減少。例如,張三購買了一份遞減定期壽險,該保單第一年的死亡保險金為5萬元,以后在每個保單周年日減少1萬元,以此類推。遞減定期壽險保單的續(xù)期保費在整個保險期間通常不變。遞減定期壽險通常包括抵押貸款償還保險、信用人壽保險和家庭收入保險。
以上就是定期壽險的三種類型。消費者在購買定期壽險時,可以根據(jù)被保人的年紀、身體健康等狀況有選擇的購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