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提出,我國將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對生育兩個以內(含兩個)孩子的,不實行審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這是在“準生證”制度實施多年后,我國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重大變革。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一些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準生證”可謂是“家有兒女”的第一個考驗,是成為父母的第一次洗禮。也許吃苦不能算什么,如果辦下來,有一天還會拿來跟孩子憶苦思甜。最憋屈的是這邊勞而無功,那邊肚大難容,孩子生下來了,結果由于沒有及時辦妥“準生證”,從而成為計劃外生育。緊跟著的入戶難、入學難……“下馬威”一個接一個,做父母真不是件容易事。
在一個進步時代,出現(xiàn)這樣的“辦證難”,疼在民眾身上,看在有關部門的眼里。于是我們看到,在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大背景下,很多地方啟動了“準生證”改革。目前在全國多個地方,準生證已經廢除,取而代之的是生育服務證,如江蘇生一孩已經不再需要審批。
改革需要“基層探索”。每一個地方的大膽探索,都是改革精神的體現(xiàn),都是民眾盼望的,也得到了點贊?!盎鶎犹剿鳌辈荒苋〈绊攲釉O計”,推動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有機結合,更具有方向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相對于過去各個地方的自發(fā)探索,明確生育兩孩無需審批,顯然是一個體現(xiàn)了頂層設計的好政策。
很多人認為,無需審批會促進生育兩孩的意愿。這樣的功能會有,但不能把是否促進生育意愿作為評價無需審批意義的標尺。向往日子越來越好,不僅體現(xiàn)在口袋越來越殷實,還體現(xiàn)在工作生活少一些折騰。從這一意義上講,無需審批體現(xiàn)了推進政府改革和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思路,從大方向上體現(xiàn)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愿景。因此,不能把無需審批的意義,局限在會不會促進生育兩孩的意愿上。這是應時之舉,也是應為之舉。
好政策更應該推而廣之?,F(xiàn)在最重要的是把生育兩孩無需審批這個政策落實好,讓民眾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也要看到,現(xiàn)實中存在“證治依賴”的現(xiàn)象還有不少,不少領域都存在證件過多過濫、過煩過難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不僅削弱了民眾的幸福感,而且成為了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掣肘。順應社會方向和群眾需求的發(fā)展,從群眾關注的焦點、百姓生活的難點中尋找改革切入點,在事前審批上,能簡化的就簡化,能取消的則取消,接下來的挑戰(zhàn)一點兒也不少。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生育兩孩無需審批是個好政策,把好政策落實好推廣好,是人們的新年新期待。曾有聲音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待改革存在著三種不良傾向:一是不作為,二是中梗阻,三是念歪經。這三種不良傾向,在“準生證”身上有不同程度的體現(xiàn)。突破三種傾向,堅定改革決心,把頂層設計落實好,好政策方能取得好效果。
標簽: 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