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逐漸增加的生活壓力,普通工薪階層該如何精明理財,做好長遠的規(guī)劃?業(yè)內人士認為,在為家庭做財務規(guī)劃時,少不了保險。工薪階層是現今社會中范圍最廣大的人群,也是生活壓力較大的人群,他們承受著激烈的職場競爭與失業(yè)壓力,承擔著繁重的工作與家庭責任,而收入的有限性又決定了他們的理財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足。因此,保險保障對他們而言尤其重要。
如何規(guī)劃好自己及家庭的保險,為工薪階層的家庭財務體系撐起保護傘?記者就此采訪了陽光保險有關專家。
專家認為,首先,工薪階層需要一份最基本的人身保險,傳統(tǒng)的定期壽險、終身壽險雖然能解決某個時期或直至終身的人生保障,但其養(yǎng)老功能卻不明顯。據統(tǒng)計,目前我國男性平均壽命為71歲,女性為74歲。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的平均壽命持續(xù)增長,80歲以上的老人數量以年均4。6%的速度遞增。兼具養(yǎng)老和人身保障雙重功能的養(yǎng)老險,對工薪階層而言是實惠的選擇。
其次,在擁有基礎人身保險之后,工薪階層還需要考慮搭配一定的重大疾病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人的一生中用到重大疾病保險的概率超過70%,全世界死亡人數中,66%的人死于重大疾病,30-45歲患上重大疾病的機率超過15%。
而與“重大疾病”并稱為目前社會兩大殺手的另一個隱型殺手,便是“意外傷害”。據保守統(tǒng)計,中國每年僅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就達15萬,受傷超過100萬,平均每7分鐘就會發(fā)生一起交通事故,每3分鐘就有1人因交通事故而死亡。加之礦難、空難、海難、自然災害等其它意外事故,所以,重疾險與意外險均必不可少。
此外,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還可補充一定的醫(yī)療險,以解決普通病痛或意外傷害的醫(yī)院門診或住院費用,把個人風險保障體系建立的再嚴密些。
在個人風險保障體系搭建完畢后,還需考慮家庭風險保障體系。專家建議,可通過家庭成員間的互保、共保來實現牢固可靠的家庭風險保障體系的建立。
工薪階層在保險產品的選擇上也非常豐富。如“陽光人壽鴻福齊添年金保險(分紅型)”,該產品屬于終身保險,投保人滿40、45、50、55、60、65、70周歲的保單周年日即可開始領取養(yǎng)老年金;產品兼有高額身故保障并附加重疾。
又如,太平人壽推出“太平財富成長系列兩全保險(分紅型)”,能更好地抵御通脹。以財富成長一號為例,每年投入一定資金,連續(xù)投入10次,可享受15年的穩(wěn)健收益及保障。期間,除每年都可領取首年保費10%的固定現金收益外,每年還有紅利分配,如果不領取還可以在賬戶中累積生息。
標簽: 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