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的惠安黃塘溪畔,有一位熱心傳統(tǒng)烙畫工藝的老人陳炳生,他用電烙鐵畫出獨特的中國畫,畫風獨特,自成一格。 “每一年我都會創(chuàng)作一些新年主題的作品,喜迎新春?!毙【幙吹剑瑐鹘y(tǒng)農歷雞年將至,老人家在其工作室開始畫雞年主題作品,畫面中的“雞”栩栩如生,惹人喜愛。 烙畫,顧名思義就是用電烙鐵作畫,加熱后的電烙鐵可以在紙張、木板、竹片、絹以及工藝品上創(chuàng)作圖畫。多年來,陳炳生潛心探索烙畫技藝,不斷創(chuàng)新,巧妙自然地將烙畫技藝與中國畫藝術相結合,形成了他本人獨特的創(chuàng)作藝術風格。在他的家里,我們看到無論是客廳還是房間,到處都擺滿各種惟妙惟肖、逼真?zhèn)魃竦睦赢嬜髌贰?/p> 如今,陳炳生已是80余歲的老人家,他是泉州市級工藝美術大師,也是福建民間工藝大師。隨著年歲漸高,他把對烙畫的滿腔熱情慢慢地轉化為培養(yǎng)新人。 在黃塘溪畔一間布置古樸雅致的畫室里,小編看到,二三十個孩子正在里面埋頭認真作畫,陳炳生來回其間,不時地彎下腰對孩子們的畫作進行耐心細致的指導。從去年4月開始,老人家每星期都會在這里免費舉辦一期烙畫教學培訓班,至今已舉辦40期左右,前來學習烙畫的孩子絡繹不絕,甚至一些家長也對烙畫產生興趣,愿意陪著孩子們一起畫畫。 老人家說,這間大畫室的場地是愛心人士免費提供的,這是公益教學的地方。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學習烙畫,他對前來學習烙畫的孩子們不但無償授課,甚至還免費提供鉛筆、畫紙。 談及創(chuàng)作,老人家說,“我用畫國畫的線條來畫烙畫,所以畫風和一般的烙畫不一樣,更加立體,有3D的感覺?!彼€研究發(fā)明了很多有創(chuàng)意的烙畫作品,如把惠安女的形象烙在包袋、木扇和服裝上,讓原本普通的物件變成充滿藝術氣息的創(chuàng)意品。作為烙畫傳承人,他說自己目前最大心愿就是盼著烙畫這項獨特的民間技藝能夠一直傳承下去,后繼有人。 小編 張文璟 郭冠輝 通訊員張惠玲 戴儀聰 文/圖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