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是王德志、李淑云(二人為化名)夫妻二人在養(yǎng)老院度過的第二個年頭,無家可歸,竟然成了這對年逾八旬老人的晚年寫照。在老人口中,他們陷入了一場精心設(shè)計的以房抵押借款,繼而被蒙騙全權(quán)委托他人賣房的圈套,最后,自己落到被一幫“黑衣人”暴力騰房,個人財物完全丟失的境地。
被趕出家門的兩位老人將低價收購其房子的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撤銷合同。在其代理律師王泓澤看來,這種“收老人房”的行徑已成為一種現(xiàn)象、一條龍似的產(chǎn)業(yè),“暴力收走老人房子,無異于置老人于死地?!?/p>
事件
被“黑衣人”暴力騰房
老人“流落”養(yǎng)老院
在采訪王德志夫妻之前,老兩口的代理律師、北京格理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泓澤建議由他先聯(lián)系一下老人,“老人現(xiàn)在連電話都不太敢接了。”
很長一段等待后,電話接通了,經(jīng)過溝通,小編在豐臺一家養(yǎng)老院見到了兩位老人,“幸虧你來得早,過幾天我們就要搬到通州一家養(yǎng)老院,這里住不起了?!?
兩位老人并非沒有自己的家。二人是上世紀60年代的名牌大學大學生,畢業(yè)后從事著體面的工作。90年代初,兩位老人相繼退休,其兩個兒子早已成家立業(yè),老人在豐臺也有自己的一套近百平方米的房子,安享晚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這一切在2015年11月10日突然生變。
當晚,一幫膀大腰圓的“黑衣人”闖入老人家中,稱因為貸款還不上,房子已被過戶他人,“我和老伴還沒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他們攥著脖領(lǐng)子扔了出來,除了一身衣服,什么都沒帶?!?
王德志回憶說,當時他們承諾不會動我屋里的東西,當晚我和老伴就去賓館住了一宿,他們還威脅我不要報警,不然這事會更麻煩?!暗诙煲辉玎従咏o我們打電話,說樓下停了三輛車,一伙人正搬我們家的東西?!?
看到局面已失控,老人這才通知了兒子。事發(fā)后第三天,老人報警。一周后,老人在民警陪同下再回家中,家中已是狼藉一片,連家具都不剩,“不僅房子沒了,我倆一輩子的收藏和私人物品也都沒有了?!?
更為嚴峻的是,老人此前簽訂的一系列抵押借款合同也都消失不見?;仡^看,事情的起因是一個“解凍民族資產(chǎn)”的千億元項目。
回顧
解凍千億民族資產(chǎn)
老人抵押房產(chǎn)貸款
“人雖然退休了,但閑不住,總想找點事情做?!痹陴B(yǎng)老院房間一角的床邊,身形瘦小的王德志搖搖頭,苦笑著說,自己退休后一直想做一個生物科技方面的項目,但手里并沒有足夠的資金,“2014年9月,我在一次會議上,認識了張某和尚某,二人說他們在香港有一項被凍結(jié)的民族資產(chǎn),加上利息金額已高達1500億港元,但解凍這筆資金,需要注資80萬元?!?
解凍這么大一筆錢,對國家和社會都有好處,自己的項目也可以運作,這種“以小錢撬動大錢,解凍民族資產(chǎn)”的念頭扎根在了王德志心頭,“張某和尚某知道我有套房子,他們說,把這套房子抵押貸款,半個月之后拿到億萬資金便可以輕松還款解押?!?
其間,王德志曾提議從銀行貸款,但被張、尚二人以“銀行貸款慢”為由,否決了老人的提議。于是,2015年4月,老人在一家公證處,與一家貸款公司簽訂一系列的合同,將自己名下這套市場價400多萬元的三居室房子抵押,借款89萬元。
至于這家貸款公司是什么背景,在公證處做了什么樣的公證,簽訂了什么樣的合同,老人當時不清楚,現(xiàn)在也更難說明白,“張、尚二人拍著胸脯說沒事,讓我們放心,厚厚一摞文件,他們翻頁,我和老伴只管簽字,哪知道內(nèi)容是什么呀。”
兩個小時,錢便到賬,王德志將其中80萬元轉(zhuǎn)給尚某,剩余8萬元作為第一個月的利息給了貸款公司,還有1萬元作為公證費用。
除了退休金,兩位老人并沒有積蓄,每月償還8萬元的利息很快捉襟見肘,到第三個月的時候,本息已累積到135萬元,老兩口慌了神。
惡化
以為還是借款合同
實為賣房全權(quán)委托
王德志稱,他趕緊聯(lián)系張、尚二人,對方的理由就是“下個月就能解凍了,再等等”。就在此時,第一家貸款公司出面稱,“我這的利息太高了,這樣下去你們受不了,給你介紹一家利息低的貸款公司,月息4%?!?
于是,王德志又和所謂第二家貸款公司簽訂了抵押貸款協(xié)議,貸款150萬元。但是,還完之前的欠款,兩位老人再次陷入財務危機,只好到處借錢還利息。
看到老人已走投無路,2015年9月,所謂的第三家借款公司登場。這一次,老人借款165萬元。“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意識到自己被騙,還相信張、尚二人的話,但那時只能和他們電話聯(lián)系了。”
這次借款每月利息6.6萬元,延遲一天還款,每天罰息9000元,不到兩個月,老人已欠下利息近80萬元,“他們最后看我們實在沒錢了,就把我倆的工資卡拿走了?!?
如果第三次簽的還是借款合同,事情也不會像本文開頭所說的那樣,老人房子被過戶他人?!拔覀儜岩桑驮谶@次簽訂借款合同時,老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訂了一份公證過的全權(quán)委托他人賣房的委托書?!蓖蹉鼭陕蓭熣f,事后經(jīng)過查詢,老人將包括簽合同、定房價、收房款等有關(guān)賣房的一切權(quán)利都委托給了秦某,但兩位老人均稱不認識此人。
根據(jù)房管部門的查詢記錄可知,2015年11月4日,秦某以280萬元的價格,將房子賣給了北京華盛泰吉商貿(mào)有限責任公司。
11月10日,老人被趕出家門,房子沒了,個人財物也丟失?!皟鹤觽兊姆孔右膊淮?,我們不想打擾他們,就住到了養(yǎng)老院。兒子對我們很照顧,但是彼此之間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說不清是隔閡還是埋怨?!蓖醯轮竞屠习樯袂轺鋈?。
進展
老人提起民事訴訟
法院難尋被告公司
2015年11月下旬,最開始讓老人入套的張某和尚某二人被警方抓獲。自稱守著千億民族資產(chǎn)的張某,卻租住在房山竇店一間不足十平方米的出租房內(nèi),房內(nèi)堆積著他從網(wǎng)上下載打印的一些匯票和資料——“解凍民族資產(chǎn)”是一場騙局。據(jù)王泓澤律師稱,張某和尚某涉嫌詐騙一案已經(jīng)進入審查起訴階段。
但是,張、尚二人和三家“貸款公司”,以及之后買房的商貿(mào)公司是何種關(guān)系,這有待案件進一步的審理。2016年,兩位老人以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為由,將買房的商貿(mào)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撤銷與上述商貿(mào)公司的房屋買賣合同。
王泓澤律師認為,最后一次簽訂合同,對方利用了兩位老人的慣性思維,讓其以為是抵押貸款,而實際是委托賣房,“這絕對不是老人真實意思的表達,被委托人在老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低價賣房?!?
低價買房的又是怎么樣的一家公司呢?據(jù)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顯示,北京華盛泰吉商貿(mào)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10萬元,其經(jīng)營范圍為產(chǎn)品銷售、技術(shù)咨詢、推廣。但小編查詢公開報道得知,這家公司已經(jīng)涉及三起類似案件,案發(fā)地在朝陽、大興和豐臺,其角色均是最后階段的“收老人房”。
“我不認為這是正常的房屋買賣行為。另外,在沒有法院判決的情況下,暴力趕走老人居住的有爭議的房屋,擅自處置老人個人財產(chǎn),我認為這涉嫌刑事犯罪。”王泓澤律師說,這一點目前并未得到警方刑事立案的答復?,F(xiàn)在,兩位老人希望通過民事官司要回房子,“但本案也存在一定的難度,一是老人手中的證據(jù)滅失,二是法院現(xiàn)在聯(lián)系不上被告公司。”
感慨
老人不知情被賣房
被暴力騰房非個案
以理財、拍賣、投資項目等名義,將老人拖入一系列抵押房產(chǎn)貸款的連環(huán)合同,然后再以各種理由讓老人陷入恐慌,讓老人在不知情的狀態(tài)下簽訂賣房委托書,最終,房子被低價速售,直到被暴力收房,老人才幡然醒悟——“這絕非個案?!蓖蹉鼭陕蓭熣f。
小編日前從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的老年人法律維權(quán)公益項目獲知,僅“抵押房產(chǎn)理財”這一類名目,而導致自己房子被低價賤賣的老人就多達十幾位。
幾乎所有經(jīng)手此類案件的律師和民警都驚呼:“沒見過如此狠心的,這種手段太惡劣!”
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