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是家庭和社會的瑰寶。根據(jù)最新數(shù)據(jù),目前江都區(qū)共有40位百歲老人,其中男性9名、女性31名,分布在全區(qū)13個鎮(zhèn),樊川鎮(zhèn)樊南村106歲的張巧云為江都區(qū)年齡最大的老人。怎樣才能長命百歲呢?近日,江都區(qū)民政局工作人員來到部分百歲老人的家中——聽百歲老人念長壽經(jīng)。
百歲老人共有471人次,年齡最長壽記錄為110歲
隨著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老年服務保障體系的健全,全民敬老新風的流行,江都區(qū)長壽過百歲的老年人越來越多。1986年12月,寶應縣老齡委成立后,江都區(qū)開始每年定期統(tǒng)計百歲老人。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1994年百歲老人有5人,1999年有15人,2003年有22人,此后至2010年穩(wěn)定在20人左右。2011年百歲老人有大突破達到29人。從2012年至2016年,百歲壽星人數(shù)達到前所未有程度,分別為42人、43人、51人、58人、40人。從1994年至目前,百歲老人共有471人次。
江都年齡最高的百歲老人是誰?排列前3名分別是:第一名徐桂英,女,1906年12月生,郭村鎮(zhèn)江泰村人,2015年為110歲(2015年去世);第二名張忠信,男,1903年8月生,樊川鎮(zhèn)躍進村人,2011年109歲去世;第三名于桂珍,女,1892年8月生,武堅鎮(zhèn)黃思村人,1999年107歲去世。
根據(jù)分析,江都百歲壽星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女性高于男性。1994—2014年,百歲老人共471人次,其中女性有375人次、男性96人次,分別占總數(shù)的79.62%、20.38%,女性是男性的3.91倍。2016年截至目前,百歲老人是40個,其中女性31個、男性9個,女性是男性的3.44倍。二是百歲壽星分布各鎮(zhèn),人數(shù)基本平衡。2016年分布情況是:郭村5個、丁溝5個、大橋4個、小紀4個、邵伯4個、仙女鎮(zhèn)3個、武堅3個、真武3個、丁伙3個、宜陵2個、吳橋2個、樊川1個、浦頭1個。三是江都百歲老人每年都有新增,此起彼落,延綿不絕。1994—2014年,江都各年都有新的百歲老人產(chǎn)生。
百歲老人之所以能夠長命百歲,也有一些共同點,比如吃苦耐勞、心胸開闊、心態(tài)良好、待人厚道、助人為樂、早睡早起、講究衛(wèi)生等。最大年齡的百歲老人徐桂英在世110歲,她的長壽秘訣是一生辛勤勞動,從田里忙到家中,從不停歇;跟鄰居和睦相處;養(yǎng)育四兒二女,現(xiàn)家庭有人口近200人,她的孫子已有孫子,家庭歡樂;飲食隨和,葷素搭配,飯粥吃八成飽,最后是無疾而終。
最年長老人張巧云:106歲,思路清晰愛運動
張巧云出生于1911年1月,今年已106歲,是目前全區(qū)最年長的老人?!皠e看老太歲數(shù)大了,可她基本沒得過病,感冒發(fā)燒更是少有,每天仍然自己做早飯和晚飯?!币慌詽M頭白發(fā)的顧學元看著母親幸福地說道。
作為全區(qū)最年長的老人,張巧云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呢?顧學元說:“吃素和樂觀?!痹趧偵聝鹤硬痪?,丈夫便撒手西去,孤兒寡母生活得十分艱辛。為了將兒子拉扯成人,張巧云解放前便帶著他來到上海討生活,“她先是在紡織廠上班,后又去別人家做保姆,一年到頭都是以素為食,有肉也是給我先吃?!?/p>
1962年張巧云退休后回到了樊川鎮(zhèn)。閑不住的她又來到田間地頭,幫助兒子種地,這一幫又是30年時間?!伴L期的勞作為母親的身體打下了健康的基礎(chǔ),現(xiàn)在她還閑不下來,每天要出門走個十分鐘,能走一兩百米的路程?!?/p>
“每個月有尊老金,兒孫們又孝順,我多活一天就賺一天?!弊谔珟熞紊系膹埱稍茦泛呛堑卣f:“現(xiàn)在耳朵聽不清,眼睛也花了,但過去的事我還清楚地記得?!崩先酥v,她原名叫徐學營,解放后被推薦到國棉十九廠上班,登記時名字被雇主寫成了張巧云,這個名字也就沿用到了至今。
“我們家已經(jīng)四世同堂,逢年過節(jié)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是老人最開心的時刻,作為兒孫,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老太健康長壽,多享受天倫之樂?!睘榱苏疹櫮赣H的飲食,顧學元的妻子變著花樣為老人做飯,每周的午飯不重樣,只要張巧云點名想吃什么,顧學元總會做出來。
如今老太太還有一個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五世同堂。顧學元說:“曾孫子現(xiàn)在30歲了,但他不急著結(jié)婚,這可把老太急壞了,每次見面都要催促幾句?!?/p>
包公安和華業(yè)清:百歲夫妻相濡以沫80載
夫妻相伴相守50年是金婚,60年是鉆石婚,80年則是非常罕見的橡樹婚。
去年吳橋鎮(zhèn)世元村百歲夫妻袁玉峰、郭慧娟二人相繼離世,今年邵伯鎮(zhèn)北祥村又新增一對百歲夫妻包公安和華業(yè)清,這對老夫妻相愛相守了整整80年。
包公安1916年9月出生,今年101歲,華業(yè)清1917年4月出生,今年100歲。如今,兩位老人家中已是五世同堂,是村民眼中的“全福人”。國慶期間,家人為這對百歲老人舉辦了隆重的雙百壽宴。
這對百歲夫妻家住邵伯鎮(zhèn)北祥村,門前是成片成片綠色蔥蘢的稻田,院子內(nèi)的水泥地上十分干凈,角落邊的花壇里有花有草,一旁的橘子樹上掛滿一只只深綠色的橘子。堂屋門前掛著一幅嶄新的對聯(lián),“柏翠松蒼咸歌五福,椿榮萱茂同祝百齡”,橫批“全福人家”。
來到屋內(nèi),兩位老人正坐在沙發(fā)上一起看揚劇,場面十分溫暖融洽。眼前的老太太頭發(fā)花白,額頭卻是錚亮,十分精神,而且思維十分清晰,據(jù)說記憶力也很好。而老頭子由于眼睛白內(nèi)障要帶墨鏡,膚色古銅,聲音有點沙啞卻透露著洪亮,中氣十足。華業(yè)清樂呵呵地說:“我們一直和小兒媳婦一家生活在一起,有30多年了,已經(jīng)習慣了。其他的子女們都在附近,他們也很孝順。”
包公安夫婦育有五個子女,兩女三男,都生活在昭關(guān),年紀最長的大姐已經(jīng)73歲了,最小的兒子61歲,全家已經(jīng)拿了整整10本“五好家庭”證書。目前老人基本能夠做到生活自理,自己買菜自己做飯,衣服是大姑娘回來洗,平時子孫經(jīng)?;貋砜赐焕先?,陪他們散散步、聊聊天、談談心。
老人們的飲食起居十分規(guī)律,晚上7點左右睡覺,早上5點多起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每天早晚都會在家門前轉(zhuǎn)兩圈,一日三餐葷素搭配,老兩口胃口好,不挑食,什么菜都愛吃?!爸袄项^三天兩頭吃豬腳,這兩年才有所收斂,吃得清淡些,但也是無肉不歡?!崩咸f,一直以來老頭都不抽煙喝酒,而她自己喜歡栽花種樹,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都是她打理的。在花壇邊,老太太一邊打理一邊念叨:“橘子還沒好吃呢,炮仗花一朵朵紅艷艷的就像一個個炮仗?!?/p>
看得出來,在這么一個和睦溫馨的家庭氛圍中,包公安和華業(yè)清夫妻倆生活很幸福,五個子女之間相處和睦,并且對二老都十分照顧,而且老夫妻之間恩愛有加、心態(tài)平和、作息規(guī)律。他們用一生的相守相伴詮釋著“少年夫妻老來伴”的深情。(江都區(qū)民政局姚泳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