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附近最大的那個公交車站,每天總能見到一位頭發(fā)花白、精神矍鑠的賣報老人。
早晨七八點之間,是老人最忙的時刻。他目光如炬,觀六路看八方,搜尋推推搡搡上車的乘客中有沒有另懷它圖的小偷;他手腳不閑,迅速地拿報找零,大聲嚷嚷著要人們排好隊,依次上車;有時看到實在是擠不上去的乘客,老人就疾步上前,勸阻“掉”在外面的乘客等候下一趟車。
等到早高峰過去,擁擠不堪的車站終于變得“空曠”起來。老人這才悠閑下來,慢慢地清理早上的“營業(yè)額”。到了10點左右光景,老人從自帶的保溫盒里拿出兩三個菜包子,再喝幾口自己售賣的“熱豆?jié){”,就權當是一頓早餐。早餐之后,老人拿出掃帚,開始清掃站臺的路面,把廢紙和空飲料瓶、一次性的飯盒等分別作處理;與過往的熟面孔搭著話,聊點當日的新聞和熱點大事,繼續(xù)守著攤,招呼著零星生意。臨近黃昏,老人就優(yōu)哉游哉地推著售賣小車返回家里。
寒來暑往,年復一年。老人好像沒有哪一天缺過崗,仿佛已經(jīng)成了車站邊的一道固定風景線。有天下班早,我特地停下來與老人攀談,才知道老人姓陳,在這個報攤已經(jīng)守了快10年了。他的退休金不高,需要通過賣報來補貼家用。老人的老伴患有嚴重的糖尿病,常年吃藥打針,治療費不菲。他還有個智力殘疾的兒子,30多歲還沒成家,生活上勉強能自理,前年才申請到殘疾人生活補助。因為家庭負擔重,因此雖已年過七旬,老人還是堅持在外面打拼。
老人告訴我,他這個攤位是有關部門特許的,所以他想:既然政府對他家這么照顧,他也應該多做點事回報社會。“大家都知道我精神頭很好,眼力毒,所以小偷基本上不敢在這兒下手?!崩先俗院赖卣f:這個站臺屢次被評為全市最美、最安全的公交車站,這里也有他的功勞。
聽完老人講述的故事,我在感動之余,也希望身邊能有更多像報攤老人這樣的人,發(fā)出正能量,來溫暖他人,扮亮都市風景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