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蘭扶著兒媳在院中散步。
原標題:兒子去世后兒媳又病倒,79歲的老人——
照顧兒媳7年 只盼她能好起來
家住膠州市洋河鎮(zhèn)賓賢村的張秀蘭老人今年79歲,村里跟她一般年紀的老人大多在家含飴弄孫,頤享天年,可張秀蘭不僅得操持所有家務(wù),還要照顧病中的兒媳。
痛失獨子,
從此與兒媳相依為命
1997年7月,一個晴天霹靂落在張秀蘭家,兒子在工地上出事兒的噩耗徹底打碎了這個家的平靜幸福。“那年家里條件剛要好點兒,才搬進新屋,兒子兒媳在外頭掙錢,我在家里照望孫子孫女,說不上富??蓧虺詨蚝龋患易訕泛呛堑??!闭f起從前的日子,張秀蘭滿是懷念。
張秀蘭的兒子孫勝功在青島干建筑時意外從架子上摔落,當(dāng)場死亡。因為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只得到2000來塊錢的賠償。張秀蘭只有這一個兒子,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痛難以言喻,可是看看失去依靠的兒媳和年幼的孫子孫女,她硬生生咽下眼淚,和兒媳一起撐起這個破碎的家。
“爸爸去世那年我10歲,弟弟才5歲,”老人的孫女孫玲芹還記得奶奶和媽媽的辛勞,“俺媽一個人種著8畝地,自己開手扶拖拉機干活兒掙錢,俺奶奶給我們做飯,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學(xué),農(nóng)忙時每天晚上剝玉米剝到10點多?!?/p>
連遭變故,
她始終未曾倒下
本以為苦難已經(jīng)結(jié)束,誰知命運并沒有放過這個不幸的家庭。2008年7月的一個雨夜,兒媳滕玉英接到電話說女兒出了車禍,她立即趕過去,可就在離女兒出事不到50米的地方,她被一輛急速行駛的摩托車撞倒,陷入昏迷。張秀蘭聽到信兒趕去醫(yī)院,一聽說兒媳前腦摔碎,需要進行開顱手術(shù),她雙腿一軟,暈了過去。
在醫(yī)院住了4個月,滕玉英出院了,可是右半邊身子不能動,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從那天起,娘倆就睡在一張炕上。滕玉英住院的時候身上生了褥瘡,醫(yī)生說皮膚潰爛會越來越厲害。這可嚇壞了張秀蘭,打從兒媳回家那天起,老人每天給她擦洗身體,一天數(shù)不清幾次給她翻身兒、按摩。滕玉英大小便失禁,動不動就拉在炕上,張秀蘭從不嫌臟,總是給她擦干凈,再換上干凈褲子。每天晚上10點一次,凌晨3點一次,張秀蘭都要按時叫滕玉英起來上廁所?;丶液?,滕玉英再沒生過褥瘡。
回家后的頭5個月,滕玉英只能吃流食,每天要吃五六頓,每次一針管的量。張秀蘭就把飯菜用豆?jié){機打碎,按時喂給她吃。有時候滕玉英把飯含在嘴里不咽,然后一下子吐出來,張秀蘭默默收拾干凈,從來沒有抱怨?!八透鷤€小孩兒似的,哪能跟她置氣呢?!币股钊遂o的時候,張秀蘭也常偷偷流淚,可看看炕上睡得正香的兒媳,她就把淚水咽進肚子里。
兒媳忘了親生兒女,
卻記得這個婆婆
滕玉英現(xiàn)在還是不認人,老是把兒子當(dāng)成弟弟,喚他小四兒;把女兒當(dāng)成妹妹??僧?dāng)別人問張秀蘭是她什么人,她就笑著回答:“俺娘。”
兒媳剛能坐的時候,張秀蘭每天把她架起來,在她腿上拴根繩子,幫著她練習(xí)走路。在張秀蘭的精心照料下,滕玉英已經(jīng)能拄著木棍兒獨自行走一小段距離,可是一遇到路面不平還是容易摔倒。前幾年張秀蘭身體還算硬朗,能把她扶起來,現(xiàn)在年紀大了,一個人扶不動,就去鄰居家喊人來幫忙。今年夏天的一天,滕玉英摔倒在院子里,因為夜深了,張秀蘭不好意思去喊鄰居,就拿被子給她墊上,又給她蓋上毛巾被,自己坐在一旁扇著扇子為她驅(qū)趕蚊蟲。孫子孫光良上夜班回來,看到這種景象,心里很不是滋味:“俺奶奶已經(jīng)快80了,還要天天伺候俺媽,真是不容易。”
現(xiàn)在滕玉英的智商只有三歲小孩的水平,無法進行復(fù)雜表達,只會看著人笑,穿衣吃飯全都得由張秀蘭照料。長年的辛勞讓張秀蘭耳背得厲害,可是照顧兒媳,她無怨無悔:“俺兒媳婦是個可憐人,她也是我的伴兒,我就希望有一天她能好起來?!?
農(nóng)村大眾報通訊員 李穎慧 周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