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2月18日電(小編趙宇飛)一副快板、30多個春秋、10余萬字的手稿……在大巴山深處的重慶市城口縣左嵐鄉(xiāng)勝利村,70歲的傅伯禮是家喻戶曉的“草根明星”。30多年來,傅伯禮不求任何回報,將黨和國家的理論方針政策編成通俗易懂的快板書,以說唱的形式展現出來,10余萬字的手稿見證著他的付出。鄉(xiāng)親們說:“老傅是我們離不開的人,他的快板好聽,還能讓我們及時了解國家政策?!?/p>
傅伯禮只有小學文化,但他從小愛好寫作和文藝。30年前,他決定用快板、順口溜等民間藝術,將黨和國家的理論方針政策傳達給鄉(xiāng)親們。談到這樣做的初衷,傅伯禮說:“我是農村發(fā)展的見證者,這都是因為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但鄉(xiāng)親們文化不高,理解政策有困難,我必須發(fā)揮特長,讓政策深入人心?!?/p>
“老傅,來一段嘛!”近日,幾名正在家門口休息的村民對路過的傅伯禮說。“好嘞!”傅伯禮二話沒說,拿出隨身攜帶的快板張口就來:“脫貧要致富,關鍵靠自己,種地給補助,林地有收益……”幾段關于扶貧政策的快板打下來,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住點頭。
這種朗朗上口的快板書,傅伯禮已經寫了10多本手稿,共10余萬字。小編看到,快板書的內容包括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內的多次中央會議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
傅伯禮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不斷的學習。到場鎮(zhèn)“趕場”,是傅伯禮每周的“必修課”,但他不是為了置辦物品,而是到鄉(xiāng)政府找學習資料。左嵐鄉(xiāng)宣傳委員陶亮說,不管農活再忙,還是下雨下雪,傅伯禮每周都會準時趕到鄉(xiāng)政府。“這么多年,我早已經習慣每周將報紙雜志等資料收集整理好,等老傅來取?!?/p>
對于快板書的創(chuàng)作,傅伯禮已達到癡迷的狀態(tài)。老伴蔡禮鳳笑著說:“干農活的時候,他的嘴都一直不閑著,把心里搗鼓的在嘴里直念叨,只要來了靈感,他就立馬放下手里的活兒,跑回家把想到的句子寫下來,再拿起快板邊打邊唱詞,直到唱流利,再跑回地里繼續(xù)干活兒。”
在勝利村,傅伯禮從來都是板不離身,干活時,走路時,只要有人愿意聽,他都會爽快地來一段。傅伯禮還特意制作了節(jié)目單,村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點播節(jié)目。別人問他:“老傅,你說得口干舌燥的,什么好處都得不到,你圖個啥子?”傅伯禮總是說:“嘿嘿,我啥也不圖,只想做一個傳聲筒,讓大家都知道這些好政策!”
在村民們眼中,傅伯禮是村里的明星,也是他們離不開的人?!拔椅幕桓?,他講的是大白話,我聽得懂,聽他一講國家政策,我就全明白了?!保矗禋q的村民邵均才說,“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貧困地區(qū)脫貧的機會來了,不懂新政策,跟不上新形勢,想致富就難了?!?/p>
近來,有30年“宣講”經驗的傅伯禮有了新的身份——城口縣“草根明星”宣講團的“臺柱子”。今年以來,傅伯禮所在的“草根明星”宣講團已跑遍了城口縣全部25個鄉(xiāng)鎮(zhèn)的180多個村、社區(qū),他們以文藝表演的形式讓高深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讓黨的方針政策走進山區(qū)群眾的心間。
“我年紀大了,但身體還可以,我會一直堅持說快板,讓更多的鄉(xiāng)親們了解國家政策,直到說不動為止。”傅伯禮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