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區(qū)馬場街劃車俱樂部成員騎游津城。
南開區(qū)鈴鐺閣街睦華里社區(qū)王春來(中)在創(chuàng)作沙畫《津門迎新》。
河西區(qū)天塔街氣象南里社區(qū)郭述曾在繪制彩蛋《啟航奔小康》。
和平區(qū)新興街土山花園社區(qū)烹飪能手張廣如(左)邀請鄰居品嘗自己的拿手菜。
和平區(qū)體育館街安樂村社區(qū)的演員在西岸藝術館舉行新年音樂會。
新年伊始,本市眾多社區(qū)“達人”“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用屬于自己的方式,迎接新一年的開門紅。
在本市,有一群劃車愛好者,用戶外騎行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當小編初次看到劃車感到很詫異。有點像賽艇,可卻有4個輪子。當小編帶著這個疑問向劃車的發(fā)明者之一的張北詢問時,他爽快地回答:“劃車本身是將自行車與劃船動作相結合的產(chǎn)物。”
他介紹,劃車作為一種健身運動,與其他健身方式的區(qū)別就在劃車器械本身。劃車運動的創(chuàng)意來源于賽艇,賽艇是一項需要腰、腿、臂膀聯(lián)合用力的身體運動,通過循環(huán)往復有節(jié)律的運動,使心跳達到一定水平,從而達到了鍛煉的目的。
他說,動作的幅度、節(jié)奏的快慢、用力的程度、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行駛速度。劃車和自行車一樣,運動時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是事半功倍的戶外運動。
今年以來,劃車運動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在眾車友的共同努力下,劃車俱樂部成立了,短短幾個月時間,俱樂部人數(shù)就突破了100人。不久,由俱樂部的會員組成了一支獨具特色的女子劃車隊。“騎出健康,劃出快樂”是她們的口號。只要天氣允許,哪怕氣溫降至零下七八度,絲毫影響不到劃車愛好者們的熱情,她們一定會堅持集體外出騎行。這些中老年隊員們,每次出去活動,特別吸引別人的目光,不少人與她們拍照合影。更重要的是借助劃車,身體得到鍛煉,心情也開朗許多。
寒風凜冽,并不是所有人以運動的方式迎接新年,宅在家里的“達人”有著自己的方式。王春來是一名沙畫師。他的手仿佛有種魔力,細沙在他掌心中流動,繪出一幅幅令人贊嘆的畫面。
每當作畫時,王春來會擺放一個桌面大小的畫板,下面的盒子中安裝有幾個燈管,燈光折射出來,畫板如同一塊油畫布。畫筆就是精挑細選的沙子。畫板下的燈管可以放射出色彩迥異的光彩,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背景,同時表現(xiàn)出更多主題。
沙畫是流動變幻的。在畫室里,王春來向小編展示了如何創(chuàng)作沙畫。他將細沙握在手上,沙子從掌縫間撒下,雙手在畫板輕盈勾勒。頃刻,一幅充滿津門風情的畫卷在畫板與投影墻上同時展開,仿佛魔術一般。
王春來告訴小編,他從2009年開始學習沙畫,通過觀看網(wǎng)上視頻自學而成。他說,沙畫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式,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是很多。新的一年,他希望更多的人喜愛上沙畫。
中國人最講究熱鬧,新年到了,家住和平區(qū)土山花園社區(qū)新宜里的烹飪能手張廣如一家人邀請鄰居高淑芬來家里做客。家常熬魚、魚香肉絲、燉肘子、什錦鍋,張奶奶這幾道家常菜做得色香味俱全。不僅如此,她還特意用紅蘿卜刻了“2013”象征新年的來臨。“2013年,咱們還是好鄰居。”張奶奶笑著對高淑芬說。兩家人飲親情酒,嘮家常話,交流廚藝,共享好日子。歡笑聲、碰杯聲、祝福聲融在一起,洋溢著濃濃的和諧氣氛。 劉震 文 肖懌國 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