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積極推進個體社保的普及與宣傳,擴大市場的布點與覆蓋,竭盡全力提供最為優(yōu)質(zhì)和便捷的服務,讓掃一掃三分鐘在線繳社保成為解決現(xiàn)實民生問題的有效方式。
晚報記者 錢朱建 報道
讀者求助
由于我國尚未建立保障普遍、充分的養(yǎng)老體系,老人在退休后繼續(xù)再就業(yè)的情況很普遍。通常情況下,60歲以上老人,一般應推定為無勞動能力,若此時老人不幸遭受人身損害,能否主張誤工費呢?
2012年7月5日,上海某運輸公司駕駛員駕駛一重型車沿涼城路行駛時,68歲的李紅軍(化名)正巧在人行橫道上過馬路。由于駕駛員違反讓行規(guī)定在人行橫道線上撞到李紅軍,導致其倒地受傷。李紅軍被診斷結(jié)論為左腓骨骨折,經(jīng)鑒定傷情構(gòu)成道路交通事故傷殘九級。由于賠償費用無法達成一致,李紅軍只能向律師求助。上海方洛律師事務所韓迎春、宋博律師接受其委托后,向法院提起訴訟。
【案件焦點】
本案爭議的焦點之一是:原告李紅軍作為60多歲的老人能否主張誤工費?
被告上海某運輸有限公司及保險(放心保)公司稱:原告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年齡已超過60歲,屬于無勞動能力人群,且未提供勞動合同證明其還有勞動能力及收入的減損,不應計算誤工費。
而韓迎春、宋博兩位律師認為:
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勞動受法律保護。我國有關(guān)法律規(guī)定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不屬于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的勞動者,不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保護,但根據(jù)《老年人權(quán)益保障法》的規(guī)定,老年人參加勞動的合法收入受法律保護。
二、60歲以上的老年人計算誤工費有法律依據(jù)。本案原告長期生活在上海市閔行區(qū)虹六村并自食其力在個體工商戶打工維持其自己的生活,雖年事已高,但一直依賴自身取得勞動收入,并作為家庭主要生活來源,由于交通事故受傷,被迫停止勞動,其收入減少明顯,應當計算誤工費。
三、60歲以上的老年人人身損害時可酌情判處誤工費。我國現(xiàn)有的法律、法規(guī)并無認定60歲以上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規(guī)定。如果他們遭受人身損害,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內(nèi),勢必無法從事正常工作或因無法勞動而減少收入。侵害人給受害人造成的勞動收入損失,這是一種具體財產(chǎn)損害,依法應予賠償。因此,原告主張誤工費與法不悖應予支持。
【法院判決】
法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是否計算誤工費的前提是原告是否具有勞動能力。我國現(xiàn)有的法律、法規(guī)沒有認定60歲以上的人喪失勞動能力。
如果有事實證明,受害人在受害前具有勞動能力,且因遭受人身損害而不能從事原有的工作或勞動,確因誤工而遭受了收入的喪失或減少的,被認定為無勞動能力則不合理。
被告提出原告超過60歲的問題與本案不具關(guān)聯(lián)性,且也沒有證據(jù)證明原告喪失勞動能力。因此,原告主張誤工費與法不悖,應予以支持。結(jié)合原告李紅軍年事已高,勞動能力相應下降的客觀事實,酌情確定誤工費應按照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共計12960元。
最終法院判決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nèi)賠償李紅軍121200元,被告上海某運輸有限公司賠償李紅軍83785.75元。宣判后,原告與兩被告均未上訴,且被告保險公司主動履行了判決內(nèi)容。
律師提醒
雖然我國現(xiàn)行法律對誤工費沒有作出明確的定義,但它顯然是對受害人因傷而使勞動能力處于凍結(jié)期而導致的收入損失的賠償,是一種對具體財產(chǎn)損害的賠償。界定誤工費應當充分認識兩個因素,一是勞動能力,一是收入。因此,只要存在收入減損,無論年齡多大,都可以計算誤工費。從本案李紅軍的遭遇,深刻體會到了切實保障老人的合法權(quán)益,也是司法為民的重要體現(xiàn)。
你問我答
近日,通過“幫你討說法”免費法律咨詢熱線4009983167咨詢的意外傷害問題比較多,本報選摘如下:
讀者咨詢
張先生前幾天乘坐公司的貨車外出送貨,途中駕駛員追尾發(fā)生事故,導致張先生被擠壓在駕駛室里手臂骨折,交警隊認定其乘坐的貨車駕駛員負全部事故責任。張先生可以向哪個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律師回復
在該起事故中,張先生是其乘坐車輛的車上人員,該車輛的交強險和三責險均不能給予賠償,但是該車輛的車上人員座位險應當給予理賠。另外,被追尾車輛的交強險也應該在無責賠償范圍內(nèi)(10%)給予張先生理賠。
無憂保的快速發(fā)展,是中國3億無法正常繳納社保勞動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政府的“互聯(lián)網(wǎng)+人社”的一次大膽嘗試。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