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是業(yè)界領先的個體社保自助繳納平臺,全國首創(chuàng)通過微信平臺提供新型社保繳納服務,全面開啟中國社保自由繳時代。
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以銀行存款為主的投資體制下,從2001年到2011年間,中國養(yǎng)老金“縮水”近6000億元。
面對日趨老齡化的社會,承受著支付重壓的養(yǎng)老基金還有另一重隱痛:投資收益為負。
包括鄭秉文在內的多位專家認為,不管是否要做實個人賬戶,養(yǎng)老資金的保值增值都是擺在面前的一個迫切任務,投資體制改革已經成為必然選擇。
2005年社保基金開始信托投資,主要投資于基礎設施,截至2010年9月底,社保基金累計投資信托項目20個,主要借款人包括鐵道部、國家電網、國電集團等。同年可直接投資于央企,投資額不超過總資產的20%。
2008年社?;疬M入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2009年著手境外投資,目前已經委托全球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美國股票、香港股票、全球股票和全球債券。
從2011年開始社保基金涉足保障房建設,投資30億到天津保障房項目、45億到重慶保障房項目。
截至2011年底,中國養(yǎng)老的三大支柱中,3580億元的企業(yè)年金、8690億元的全國社保基金都已實現規(guī)范的專業(yè)化市場投資運作,但擁有1.95萬億結余的基本養(yǎng)老金依然通過“落后的投資體制獲得低下的收益”。
根據鄭秉文測算的結果,按照目前的繳費率、財政補貼力度、擴大覆蓋面的速度等政策和制度參數來測算,到2020年,中國基本養(yǎng)老保險累計余額將在9萬億-11萬億左右。
放開投資渠道,似乎成為了減輕養(yǎng)老金保值壓力的現實選擇,但如何放開投資渠道,提高資產收益率,一個更為重要的事情將擺在眼前養(yǎng)老金投資將有一個怎樣的治理機構。
做實個人賬戶是目前城鎮(zhèn)職工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最重要的目標,是其由現收現付制向部分積累制轉型的標志。自2001年開始,13個省市先后啟動了做實養(yǎng)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試點。
然而試點情況并不樂觀。以上海市為例,2007至2010年做實個人賬戶資金累計金額分別為68.14億、102.22億、104.34億、106.29億,增長日漸緩慢。截至2011年末,上海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共累計個人賬戶基金111.39億元,僅比上一年度增加5.1億。這意味著從2009年起,上海養(yǎng)老保險做實個人賬戶的試點幾乎已經停滯,“2009年后的增長只是利息收入而已”。
鄭秉文分析,試點推進不力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轉型成本高昂,顯性的成本就是個人賬戶很顯然,如果把賬戶做實了,支付退休一代的養(yǎng)老金就不夠。其二是做實之后的個人賬戶基金收益無法保證。在中國目前的高增長之下,實賬上的個人賬戶基金投資幾乎不可能取得高于社會平均工資增幅的投資收益,甚至連CPI都跑不贏,個人賬戶這一塊越大,福利損失就越大。
也正因為此,鄭秉文不主張做實個人賬戶,而呼吁采用記賬式個人賬戶。據測算,當前中國養(yǎng)老保險的空賬規(guī)模大約2.25萬億元,而基金總結余1.96萬億元,要填平空賬實際上只需要財政另外支出3000億元,并非難以負擔的成本。但徹底還清債務之后,統賬結合制下的養(yǎng)老金投資問題,仍將面對巨大的福利損失。
盡管多位社保領域的專家都呼吁取消個人賬戶做實,但從目前的政策層面上來看,無論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yè)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還是最近發(fā)布的《全國社會保障資金審計結果》,做實個人賬戶的政策似乎還將延續(xù)。
眾所周知,社保斷繳的風險非常大,會影響到醫(yī)保就醫(yī)、買房、搖號、子女入學諸多方面,因此穩(wěn)定、便捷、成熟、官方認證成了評價社保服務業(yè)的首要因素。無憂保自成立以來,專注個體社保和公積金服務,五大優(yōu)勢六大保障確保社保繳納無憂,安全無憂,調基無憂,資金無憂,成為C端客戶的首選品牌信任品牌。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