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是全國首創(chuàng)的個體社保微信自助繳納平臺,未來十年無憂保堅定服務個體社保繳納的戰(zhàn)略思想絕不動搖,并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色,打造個體社保領域的第一服務者和行業(yè)領導者。
校友相逢再話情誼。
南方日報記者 梁文祥 攝“好久不見!”兩位頭發(fā)花白老人激動擁抱、握手敘舊,這是10月26日廣州市第十六中學建校80周年慶?;顒由系母腥艘荒?。
廣州市第十六中學1934年建校,是廣州知名老校之一。26日,該校迎來了80歲生日,從學校建校第一屆學生到如今在讀學生的幾千名老、少校友,齊聚16中為母校慶祝生日,共同見證該校首任校長馬君武先生銅像在母校落成。
廣州十六中現(xiàn)任校長楊霞介紹,16中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校慶活動既能讓廣大師生校友更好地了解學校歷史、挖掘學校的精神,也促進后來師生繼承學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馬君武先生一生致力于人才培養(yǎng),與蔡元培先生同享盛名,周恩來總理曾評價他是"一代宗師"。學校建成馬君武先生銅像,感念于他對教育事業(yè)所做的杰出貢獻,紀念其一生致力于人才培養(yǎng)的精神?!?/p>
首屆畢業(yè)生坐輪椅回校慶生
獲悉母校迎來了80歲生日,26日上午,老校友便從四面八方趕回了母校,更有不少是七八十歲、頭發(fā)花白的老爺爺老奶奶,五六千人歡聚一堂,現(xiàn)場人聲鼎沸。
當天,十六中全校師生還共同見證首任校長馬君武先生銅像在母校的落成。據(jù)了解,廣州市第十六中學于1934年建校,原名為廣州培桂中學,由知名教育家馬君武(曾創(chuàng)辦廣西大學)任首任校長。
馬君武先生銅像坐落在學校的學術報告廳前面,坐像總高為2.07米,由1976屆校友鄧天寧捐贈,校長楊霞、馬君武先生的侄孫女馬桂芬、李蔚強夫婦等為銅像揭幕。
“馬君武校長培育了我,我今天就是專門來看看他老人家的紀念銅像?!睆V州十六中(原培桂中學)第一屆畢業(yè)生、93歲的老人郭煥奇獲悉校慶信息后,26日一大早在家人的陪同下、坐著輪椅專程來到學校。
郭煥奇是培桂中學的第一屆學生,1937年從學校畢業(yè)。老人哽咽回憶,那時候學校條件艱苦,學校沒有書本,老師講的東西只能靠記憶記下來,但是大家還是認真學習。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中學畢業(yè)會考的時候,因為沒錢交學費沒有準考證,而不能參加考試。但讓他感動的是,在考試的前一天晚上學校老師把準考證送到了他寢室,讓他能夠參加考試順利畢業(yè)。
老人還把他的畢業(yè)證帶到了現(xiàn)場給大家展示。一張薄薄的紙,歷經(jīng)77年風雨,陪他輾轉廣州、惠州、福建上杭、龍巖等地,即使遇到日本人攻打廣州,身邊所有東西都遺失的情況下,依舊完好保存著。
“特殊的班會”上相聚
77歲的馮記身老人是十六中1957屆學生,他和他的妻子余女士26日6時多,就從東莞趕過來參加校慶。老人說:“往年要帶孫子,很遺憾這樣類似的活動沒有來參加,今天孫子長大了,所以專程趕過來,參加母校的慶祝活動,見見昔日的同學?!?/p>
和馮伯一樣,不少老校友如今已是三代同堂,記者留意到,校慶活動現(xiàn)場就有不少人是帶著小孩一起來參加校慶的。龔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她是學校1976屆,當日不辭辛苦帶著孫子過來,只為了和老同學見一面。
在現(xiàn)場,最開心還要數(shù)“特殊的班會”。細心的16中師生在教學樓大堂指示牌上,以“班會”形式,讓不同學年段的校友在不同的教室相聚。
“你在那個教室???我馬上過來?!痹诓賵龅母黜椈顒咏Y束以后,蜂擁的人群開始走進了學校安排的歡聚場師內,教師黑板上寫著“歡迎校友?;丶铱纯础钡茸謽樱藗儬幭嘣谕ㄓ嶄浿辛粝伦约旱穆?lián)系方式。
昔日的同學們聚在一處聊天談笑,交換聯(lián)系方式,共同合影。有的校友還坐在學生上課的座椅上,或做舉手答問裝、或假裝在課桌上睡覺,由拍照者記錄下這個瞬間,重溫中學時代的美好光陰。
南方日報記者 陶達嬪
實習生 左妮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推出“互聯(lián)網(wǎng)+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chǎn)品。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