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不僅是優(yōu)質社保繳納平臺,還要做個體社保利益的捍衛(wèi)者,根植用戶,服務用戶,關注國家政策,解讀地方信息,實時跟進,解決個體社保繳納和享受社會保障遇到的各個疑難問題。
口水威
文/代???/p>
88歲的芳婆老無所依,周身病痛的她連吃飯都成了問題,除了要去菜市場撿菜度日,其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也無從慰藉,于是,老人用一種看上去更像是交易的方式來排遣自己的孤寂—她在廳堂留出一個床位,提供給陌生人來住,目的僅僅是為了能有人說說話,自己病倒時,也能有個人知道。
芳婆年輕時樂善好施,她也想不通“怎么老了會這么慘”。筆者的第一感覺是:在這個曾經(jīng)以孝為立身之本的國度,老人有這樣的遭遇,即便是用最苛刻、最難聽的詞匯去譴責其子女,也不為過。
有人說,其子女可能已經(jīng)盡到了贍養(yǎng)義務,比如給了她生活費。但盡孝豈是給錢就能解決的?何況給的也并不多—據(jù)報道,兩個兒子每月共給芳婆200元生活費,此外加上每月350元的政府補貼,芳婆月總“收入”只有550元,而她每個月光藥費就要700元,所以老人平時只能去菜市場撿菜葉回來吃。
此外,報道中沒說芳婆的子女們回來看望她的頻率,但從老人家專門提供床位給陌生人來住、目的僅僅是為了能有人說說話來看,親情的疏離和老人內心的孤寂也可見一斑。
芳婆因為尚有子女,因而被排除在享受低保范圍之外,有人因此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筆者則不這么想。試想,若芳婆領上了低保,確實會改善她的生活,但這既是對現(xiàn)行制度和規(guī)則的破壞,更是為其子女脫責提供了新的支撐。
如今已有法律規(guī)定,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子女若不這么做,父母可以舉證維權,將子女告上法庭。但在現(xiàn)實中,若非情非得已,哪個父母愿意與自己的子女對簿公堂?即便是依靠法律強制執(zhí)行,子女“常回家看看”了,可其中又有多少真情實意,老人們又因此而得到多少真正的慰藉,也很難講。本應作為義務和本分的事情,如果需要法律來維系和強制執(zhí)行,那也不能不說是滑稽和無奈了。
制度、規(guī)則都不是萬能的,在此,我們依舊愿意相信,面對生養(yǎng)自己的父母,所有的女子還是有反哺之心的。
被打了臉的子女們,快快改過自新吧。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推出“互聯(lián)網(wǎng)+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chǎn)品。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