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早報:無憂保通過微信平臺提供新型社保繳納服務,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公眾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的繳納、查詢、咨詢等服務。
本報記者帕蒂曼
農民、草根宣講員、詩人、閱覽室管理員、義務“郵遞員”,今年73歲的阿圖什市阿扎克鄉(xiāng)阿扎克村村民吐爾遜·庫爾班有五種身份。
在村里,吐爾遜老人十分受人尊敬。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家境貧困上不起學、小學沒有畢業(yè)就早早擔起家庭的重擔,小時候吃過的苦,讓吐爾遜的性格變得堅毅、堅強,現在,新疆各地農村面貌日益改善,各族農牧民生活越來越好,老人一家的生活也富裕起來了,可是,身體健康的他依然放不下坎土曼,總是會和兒子們一起下地干活。
近日,吐爾遜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些年,許多農民種植大棚沒幾年就發(fā)家致富了,我鼓勵孩子們也種植大棚,我還和孩子一起學習大棚種植技術,惠農政策越來越多,我們農民就應該大膽嘗試,響應政策號召,把日子過得更紅火?!?/p>
提起現在的幸福生活,吐爾遜的心里有說不盡的感激,他來到村委會告訴村干部,自己想把一輩子的所有經歷都講出來,去感染更多年輕人懂得感恩現在的好生活。
在村委會的幫助下,2011年,吐爾遜成為阿扎克村“草根宣講團”的成員,他和村里的黨員先鋒模范、致富帶頭人一起走訪入戶,不斷地講老故事、話美好未來。
“我說什么也想不到有一天我能過上現在這么好的日子,這些都是我的親身經歷,我就生活在你們身邊,我想用一生的經歷告訴你們,一定要感恩國家和社會,一定要靠勤勞的雙手開創(chuàng)自己的未來,要相信有現在這么好的政策,我們的子孫一定會比我們生活得更好?!蓖聽栠d的場場宣講都會吸引來許多村民,年紀大的村民聽完會濕了眼眶,年輕人則會報以熱烈的掌聲。
自從當了草根宣講員,吐爾遜的精神狀態(tài)更好了,雖然他的宣講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但是他總是覺得少了點什么。
外出宣講過程中,吐爾遜時不時會隨著激動的心情講出一些像詩句一樣的語言,后來他想到把這些語言記錄下來,加工成詩句,再簡單配上曲調,宣講時邊說邊唱,這樣一定會讓自己的宣講更讓村民喜愛。
隨著宣講的次數逐漸增多,平日里的只言片語漸漸積累了下來,這些語言逐漸變成樸實無華、通俗易懂的詩句。
“如今的農民真時尚,幸福的歌兒我們唱,好日子道路大家闖,農民的孩子有學上。”“衣食住行樣樣棒,住院看病低消費,人人口袋鼓囊囊,要問這是為什么?離不開國家、共產黨?!薄包h的政策年年好,農牧民生活日日棒,社會穩(wěn)定靠大家,民族團結我們創(chuàng),好事共分享,幸福生活樂洋洋?!?/p>
吐爾遜創(chuàng)作的簡樸詩句,從阿扎克村傳遍阿扎克鄉(xiāng),成了人們口口相傳的幸福感恩之歌。
為了激起群眾聽他宣講的興趣,吐爾遜時常翻閱各類報紙,每天堅持準時收聽廣播,看《新聞聯播》,還積極參加鄉(xiāng)里和市里的理論培訓,逐漸養(yǎng)成了摘抄新聞、記筆記的習慣,為了感染更多村民,他在自己家里辦了一間閱覽室,自費購買了百余冊雜志,訂閱了數十種報紙。
為了不斷吸引村民,尤其是年輕村民前來看書,增加自己和年輕人接觸的機會,老人定期更換閱覽室的書籍和報紙雜志,一面精心管理閱覽室,一面在自己家里面對面和村民交流。
在鄉(xiāng)政府的幫助下,老人的閱覽室里的報刊越來越多,在一次宣講中,聽到一些村民說起由于居住地偏遠看不到報紙的困難時,老人便默默擔起義務“郵遞員”的職責,開始給村民送報紙。
每個周末,老人騎上摩托車往返20公里,一期不落地把各類報紙送到村民家里,這一送就是4年。今年85歲高齡的村民阿布力·斯馬依是吐爾遜的忠實老伙伴,老人打趣地說:“年紀大了,看不清報紙、電視,吐爾遜一來,不僅給我念報紙,還能"現場直播"電視上的新聞?!?/p>
2014年,吐爾遜獲得阿圖什市優(yōu)秀老黨員外出觀光的機會,從阿圖什市出發(fā)一路觀光旅游到烏魯木齊,接著又乘飛機到了北京,坐高鐵、游上海,一回來吐爾遜又把自己沿途所見所聞制作成了一個相冊影集,讓村民們從相片里感受祖國各地的變化。
吐爾遜說:“我希望能第一時間給大家?guī)プ钚碌幕菝裾撸屆總€村民都能聽到黨的聲音,讓我們的幸福生活代代傳遞下去?!?/p>
吐爾遜·庫爾班為村民讀報紙。
劉維那斯甫江攝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推出“互聯網+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品。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