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不僅是優(yōu)質社保繳納平臺,還要做個體社保利益的捍衛(wèi)者,根植用戶,服務用戶,關注國家政策,解讀地方信息,實時跟進,解決個體社保繳納和享受社會保障遇到的各個疑難問題。
新晚報10月9日訊 為了不給其他乘車人添麻煩,7旬老人每天自帶“小馬扎”乘車。近日,哈爾濱市民孫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在7路公交車上,偶遇一名自帶座椅的老年人。老人坦言:上班的年輕人也很累,不想讓人家讓座,所以自帶了座椅。
民孫先生介紹說,他在道外區(qū)北十四道街乘上了一輛7路公交車,打算去香坊區(qū)的兒子家。上車沒多久,就發(fā)現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年人扶著車內護欄,坐在一個三條腿的“小馬扎”上,毗鄰的座位上一位年輕女士則將頭扭向窗外,老人不斷與旁邊座椅上的老年人交談,孫先生當即將此情景拍攝下來。
在與老人的交談中,孫先生得知,老人今年76歲,與另外兩名8旬老伙伴一起去江邊游玩歸來,他婉拒了旁邊年輕人的讓座,而是坐在自己帶的“小馬扎”上。“我有關節(jié)炎,腿腳不好,站久了腿會疼,年輕人上班又挺辛苦,讓人家讓座也不近人情,所以就自己買了這個"馬扎",出門時就帶上?!崩先苏f。孫先生告訴記者,當時車上人挺多,老人坐著這個“馬扎”一直到南崗區(qū)兒童公園站下的車。其間,公交車幾次急剎車,老人都險些摔倒,而老人顯然對此已習以為常,“別看我腿不好,胳膊還是挺有勁兒的,摔不了?!崩先诵χf。
10月7日、8日兩天,記者對沿江幾條公交線路走訪后發(fā)現,有不少逛早市、到江邊鍛煉身體的老人都攜帶了這種“小馬扎”乘車。家住道外區(qū)太古新天地小區(qū)的吳大娘告訴記者,她每天都要到江邊鍛煉,為了避免讓座的麻煩,她和另外幾名老伙伴都帶著折疊凳。
對此,公交部門負責人提醒,自帶的座椅與車體不連接,遇到緊急剎車、急轉彎時極易導致座椅翻倒摔傷老人,此種乘車方式不易提倡。市民還應發(fā)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遇到老人乘車及時讓座。(圖片提供孫新民)
無憂保采用專業(yè)的云+SaaS技術,推出“互聯網+個人社保”的個體社保產品。用戶只需要關注無憂保微信號,即可在線進行個人社保、公積金繳納咨詢等業(yè)務。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