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此次工資福利支出已經公布得更細致,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績效工資、住房公積金、購房補貼都列了出來。但是公眾仍然無法得知某級公務員的確切收入,因為每個部門人員構成不同,工資構成本身也受職級影響。記者通過搜集不同部門的公務員工資和補貼,與決算互為補充,力求點面結合地呈現各級別市屬公務員的待遇。
工資福利支出≠公務員工資
工資福利支出不能完全稱為“公務員工資”。政府單位人員構成包括行政編制(即公務員)、事業(yè)編制和編外人員,“工資福利支出”一類顯示的是該部門所有人員的工資福利。如空港委只有一個行政單位,人員編制中有25名公務員。而如教育局系統(tǒng),除了教育局一個行政單位,還有65個財政補助事業(yè)單位,公務員只有95人,事業(yè)編制24313人,此外,還有長期聘用人員5416人。
工齡、級別和職稱決定收入
記者了解到,行政單位不同級別人員的工資、補貼不同,而市屬和區(qū)屬單位也有所差異。除了人員級別,人員的工齡、專業(yè)技術職稱、是否特殊崗位,都會影響工資和補貼標準。比如軍轉干部、在崗轉為公務員的人員工齡較長,比同行政級別的人員工資要高。
事業(yè)單位大多有績效工資、獎金的支出。如白云山風景管理局“績效工資”1120。56萬元,約占“工資福利支出”的50%。
行政單位和事業(yè)單位人員公積金的計算方式跟普通單位職工一樣,一般按工資的12%繳存,不同的是,行政單位的“單位繳存”部分跟個人一樣,企業(yè)職工可能存在個人與單位繳存不同的情況。
工資條細細睇
公務員工資構成包括職務和崗位工資、工作補貼、生活補貼和津貼等,以南都記者了解的看,市屬副科級公務員每月應發(fā)工資約為7800元,扣除公積金和個人所得稅后,實發(fā)6400元;市屬副處級公務員每月應發(fā)工資約9500元,扣除公積金和個人所得稅后,實發(fā)工資7500元。
南都記者了解到,每高一個級別,處級以下實發(fā)工資提高大約600元,處級以上1000元。副科級在6300元左右,正科工資在6900元左右,副處級在7500元左右,正處級在9000元左右,副局級在10000元左右,正局級11000元左右。
公務員還有購房補貼和房屋維修金,據不愿公開姓名的公務員透露,市屬科級公務員大約每月1600-1700元左右,級別越高差距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