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誤解社會保障能完全解決個人退休問題,因此覺得不需要制定個人退休計劃。事實上,社會保障通常指政府為有需要人士提供的有限度生活保障。這種保障提供的福利有限,也可能受政府財政政策的影響。如果退休者完全依賴社會保障生活,可能會面對很多不穩(wěn)定因素,所以退休規(guī)劃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今年40歲的張先生和太太在剛開始工作時都參加了社會保險,但是這對于保證張先生一家在夫妻二人退休后仍能繼續(xù)目前較高質量、穩(wěn)定的生活,顯然是不夠的。張先生已經(jīng)意識到了盡早進行退休規(guī)劃的重要性。
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行長丁國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制定退休計劃的第一步是要建立退休目標,在明確退休目標的時候,張先生需要根據(jù)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自我評估。
評估之一何時退休
退休的年齡決定一個人剩余的工作日子,也就是他能繼續(xù)累積財富的年期。退休越早,累積資產的年期越短,而退休后依賴儲蓄生活的時間越長。假設張先生的退休年齡為65歲,預期壽命為80歲,那么已滿40歲的他還有25年的累積資產期以應付退休后15年的生活需要。但如果張先生提早在60歲退休,他的累積資產年期將由25年減至20年,但退休的生活費就多加5年了。
“資產總值的多少是決定什么時候退休的重要因素,退休前應累積足夠的資產來應付退休后生活的開支。”丁國良為我們列舉了一組數(shù)據(jù):如果張先生在退休時累積了50萬元的退休金,并計劃每月開支5045元,以4%的年回報率來算,那么這些退休金10年就會用完:但如果張先生累積了100萬元的退休金,不僅可以維持20年的生活,還能把每月的可用金額提高到6040元。
評估之二健康狀況
丁國良介紹,隨著年齡的增長,醫(yī)療開支會成為退休人士的主要財務負擔。社會保險只能負擔一部分的醫(yī)藥費用,因此在制定退休計劃時需要考慮到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的醫(yī)療開支。
另外,在選擇退休后的居住地時,健康狀況良好的退休人士可以選擇一些醫(yī)療設備一般、生活成本較低的地區(qū)居住;而健康狀況欠佳的退休人士則不得不住在醫(yī)療設施較齊全但生活成本可能較高的區(qū)域。
12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