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在參加養(yǎng)老金計劃的美國勞動者中,有超過60%的人領取傳統(tǒng)養(yǎng)老金――在退休期間,由原雇主每月支付固定金額。其余大多數人參加的是諸如401(k)這樣的固定繳款計劃,由雇員自己打點退休投資。
現在,這一比例剛好相反。越來越多的公司舍棄傳統(tǒng)養(yǎng)老金計劃,把投資風險轉嫁給員工。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員工通常儲蓄太少,投資過于保守,退休后對本金管理不善。數百萬人年老時很可能難以維持生計。
如果401(k)和類似計劃是美國人投資養(yǎng)老的主要方式,那么雇主們該如何對其加以改善?經濟學家圓桌會議的建議包括:促使員工自動參與養(yǎng)老計劃、盡可能少地依賴公司
股票、強化養(yǎng)老金的地位,以及提升員工的金融知識。
經濟學家圓桌會議已有13年的歷史,這一團體由大約50位杰出的經濟學家組成。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布盧姆(MarshallE.Blume)說:“作為一項社會政策,我們希望人們通過這些養(yǎng)老金計劃,在退休后能有足夠的金錢維持生計。”他認為,除非這些建議的問題得以解決,否則很多401(k)計劃的參與者將會身無分文,成為社會的負擔。“現在,即便是雇主配合[員工繳款],仍有很多員工并未參加養(yǎng)老金計劃。”他又補充道。
標簽: 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