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收入父母可依賴型
這群家庭在有房族里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家庭成員2人,沒有孩子,按照現(xiàn)在的房價和收入計算,不吃不喝幾十年才能買上房—房產(chǎn)價格是他們年收入的幾十倍。所以他們現(xiàn)在擁有的這套房產(chǎn)中,首付常常來源于父母傾其一生的積蓄。而他們自己,也不得不背起十五年以上的房貸。這甚至是逼迫他們努力工作的動力之一。
英華和劉超在北京雙井地區(qū)交通便利的地段有一套寬敞的兩居室,這是他們幾乎全部的資產(chǎn),但以他們兩人的收入,完全不可能獲得現(xiàn)在的居住條件。
英華一家房產(chǎn)的出資方是她的母親,每月8000元左右的房貸也暫時由母親來交,她和丈夫無力承擔這筆支出,工資僅能滿足兩人日常的支出,“沒辦法,我們常常月光。”因為有了母親幫忙還貸款,她們多少還能存下些錢,她會在家里放上5000元到1萬元的應急資金,母親告訴她,家里必須有這樣一筆錢,但作為應急資金,這筆錢的數(shù)額顯然又低了點。去年手上有5.3萬元的結余,她購買了銀行理財產(chǎn)品后,將剩余的3000元買了分紅保險,當做強制儲蓄。她有理財?shù)脑竿?,但苦于閑錢太少。
同樣也是由父母出資支付首付的方亮要獨立些,每月自己還貸4000元,僅占兩人月收入的25%左右,但家中存款仍然較少,僅6萬元,而且妻子已經(jīng)懷孕,他不敢隨便動這筆錢,因此完全沒有金融類資產(chǎn)。
這類家庭的主要資產(chǎn)是房產(chǎn),其他資產(chǎn)的占比非常低,而負債接近家庭年收入的十多倍,因此幾乎沒有債務清償?shù)哪芰?,相應的抗風險能力也很差,但好在有父母的庇護,他們的生活暫時比較安全。
盡管看上去他們的狀態(tài)不夠理想,收入也不高,但工商銀行的理財師張泓認為,這是最適合做資產(chǎn)積累的階段。構建家庭的雙方進行了“資產(chǎn)重組”,家庭可支配收入總體來說提高了,且收入穩(wěn)定,又暫時沒有小孩,家庭的固定支出相對較低。“這是做好資產(chǎn)積累的關鍵時期。抓緊些。”張泓說。
中等收入無約束無積蓄型
在傳統(tǒng)觀念里,如果先不關注負債這一項,這是最受長輩喜愛的人群—收入穩(wěn)定,有了家庭。至于日子?慢慢過。但他們面臨的問題也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