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經(jīng)過一番妥善安排布置之后,趙盾執(zhí)政就在朝堂上公開宣布既然國君不能容下自己,他只有去異國他鄉(xiāng)漂泊流浪去了。這個殺手的艱巨任務(wù)就交給自己的從弟、駙馬爺趙穿了,畢竟他是駙馬爺并且和晉公夷皋臭味相投關(guān)系還算可以,更容易接近,晉公夷皋更會疏于防范。公元前607年深秋的一天,趕走了趙盾這個礙手礙腳的家伙,心情大為高興的晉公夷皋到桃園的高臺上準備喝酒賞景,不知道他哪根筋短了路,竟然召喚自己的姐夫趙穿過來共同飲酒把歡,也難怪善于阿諛奉承的屠岸賈大夫到民間為他***去了。真是自己給趙穿這個殺手一個絕好的下手機會,牽涉到自己家族的根本利益,駙馬爺趙穿是絕對不會手軟的,就這樣在桃園趙穿帶領(lǐng)三百甲士沒有一點心理障礙地就把晉公夷皋給做了。
戲演得基本上還算完美、圓滿,但世界上很多事都不會十全十美,因為駙馬爺趙穿大夫動手時,趙盾執(zhí)政還悠哉游哉的沒有“流浪”出晉國本土,還在中條山欣賞沿途風景。也許是趙盾執(zhí)政這邊在路上出了點問題,沒有在約定時間出境,也許是殺手駙馬爺趙穿太心急了,或者是到手的機會如果失去可能就不會再來。趙盾執(zhí)政得知晉公夷皋被駙馬爺趙穿一劍從肉體上徹底解決了的消息后,立馬就調(diào)轉(zhuǎn)車頭如釋重負地回到絳都收拾殘局。
趙盾執(zhí)政抵達絳都后,立即心安理得的來到武宮大殿朝堂上坐堂議事,這時候挑毛病的人來人。太史董孤在竹簡上明確篆刻記錄道:“趙盾弒其君”,還拿到朝堂上給自己的一幫同僚公示。趙盾執(zhí)政趕忙理論道:“哎呀,老先生,您弄錯了,那是趙穿干的呀!”太史董狐從容答對道:“噢,大人你是國家的正卿,國家又歸大人你管理,大人你逃亡并沒有出國境,事情就是大人你做主的,回來又不懲辦兇手,大人您說,弒君的不是大人您又該是誰呢?”趙盾執(zhí)政叫苦不迭,忙說道:“哎呀哎呀,老先生,都怪我貪圖舒適,沒有跑快點??!哎!《詩經(jīng)》中說:‘由于我懷念祖國,反而自己找來了憂患。’這話大概說的是我吧。”趙盾執(zhí)政弒君成為春秋乃至古代中國的一樁道德公案,連后來的萬世師表孔丘先生都參與了討論,他褒貶道:“董孤,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如果出去了他就不必背負弒君的惡名了)?!?也是,孔丘先生強調(diào)君君臣臣是天理,無論如何弒君也不能支持和鼓勵,但特殊情況下孔丘先生還是允許用“技術(shù)”手段來規(guī)避道德問題的,孔丘先生自己還說過:“鄉(xiāng)愿,德之賊也?!逼鋵嵢f世師表孔丘先生有時候也真是很“鄉(xiāng)愿”的。還是后來的師曠大夫和亞圣孟軻先生的邏輯直率:殺暴君只是誅“一夫”而已。但是這個話卻惹惱了后來以朱元璋為首的很多皇帝佬,撤除了他的亞圣牌位。
既然做不了“忠臣”,干脆就做權(quán)臣、強臣好了,書生能有什么用,筆桿子怎奈何了搶桿子,趙盾執(zhí)政的弒君行為似乎并沒有引起晉國國內(nèi)任何一個實力派的異議,這就夠了。晉公夷皋死了,最后趙盾執(zhí)政還要惡狠狠地踩上一腳,給姬夷皋這個不君的國君一個惡謚“靈”。
不知道是否有心理學家專門研究過歷史上的那些暴君的心理,這種研究肯定很有意思。在平常人看來,暴君們的言行舉止都有些異乎尋常,按正常人來說是匪夷所思的,簡直就是精神病。比如,夏桀的寵姬妹喜愛聽裂帛聲,建造過“酒池肉林”;商紂王的酷刑“金瓜擊頂”、“炮烙”、“蠆盆”、做人的肉羹、活剖孕婦等等。
晉靈公彈射路人、殺廚子游尸和狗(獸)刑、炮轟的舉動,僅僅用一般的殘暴、狠是難以說明的,恐怕總有些**心理,或者歇斯底里癥一類的精神病,才能解釋他的怪癖行徑。如果真是這樣,除了治病、關(guān)進瘋?cè)嗽褐?,沒有任何辦法讓他改邪歸正,或者像駙馬爺趙穿那樣,將其殺掉,以免危害更多的人。
中國傳統(tǒng)政治制度致命的痼疾就在于,無論所遇到的“天子”多么愚笨、癡呆,無論多么殘暴、缺德,無論多么**。病入膏肓,都是“神圣”的,不可冒犯的,不可彈劾討伐的,否則,便會犯下各種“罪行”:欺君,褻瀆,犯上作亂,直至弒君。而且,這些罪行都是彌天大罪,不可赦免,甚至可以株連誅滅九族。
至今想起這些,依然讓人不寒而栗、切齒痛恨!天子和庶民一樣都是人,說不定智商還很低,處事還很無禮,憑什么就可以騎在千萬人的頭頂上為非作歹、作威作福?他們憑什么就能比廣大老百姓聰明能干。具備當“領(lǐng)袖”的才能,如果說這世上真有什么天才的話,多半也沒有那些享盡人間榮華富貴。驕橫得不可一世的“天子”們的份兒。
雖然有此痼疾,但讓人感嘆不已的是,無論在哪個時代,只要有昏情殘暴的暴政??琳嬖冢陀懈矣谡娧灾敝G的義士出現(xiàn),并有敢于弒君的勇士出現(xiàn),前者如趙盾執(zhí)政,后者如駙馬爺趙穿。他們明知自己的行為將要以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甚至還包括以自己親人的生命為代價,依然大義凜然,慷慨陳詞,視死如歸。這些詞語,只有用在這些義士、勇士身上才是沉甸甸的、擲地有聲的、名實相符的。
其實,敢于直諫、敢于弒暴君,已遠不止是一種一時沖動的個人行為,更不是宗教信徒的迷狂。它是一種非常清醒的、理智的選擇,是不得不如此的抉擇,是為天下的大局。有時,明知暴君不可理喻,有時明知自己的行動無異于以卵擊石,自投羅網(wǎng),如荊柯刺秦臨行前所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但是,它們所體現(xiàn)的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永恒的正義,即決不向殘暴專制、黑暗腐朽屈膝讓步的決心。
正如希臘神話傳說中的西西弗斯明知自己推上山的巨石要滾下來一樣,依然堅持不懈地推下去。人類的精神和行動的價值和意義,就在過程之中顯示了出來,結(jié)果則是次要的了,甚至并不重要了。
面對殘暴和死亡而敢于挺身而出,這種行為表示了一種嚴正的抗議,表示了一種不屈的精神。翻看歷史,這種抗議和精神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就好比光明和黑暗從來都是相隨相伴,哪一方都沒有消失過一樣。也許,光明和黑暗永遠都會這么抗衡下去,黑白總是并存的,直到人類不再存在。
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xiàn)。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