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保職場指南早報:書摘:我們能掌控什么?
通過自我掌控程度的測試,來評估自己能力的進退。
如果以名利來論工作,不論就外人還是自己,似乎都比較容易看出成績。拋去名利,工作就不是一件“得失寸心知”的事情,往往成了“寸心難知”。
有沒有什么可以幫助自我檢驗工作能力的標準?
我自己使用的測試辦法是:自我掌控能力。也就是通過自我掌控程度的測試,來評估自己能力的進退。
這個測試的第一個項目,是“立場”。
第二個項目,是“方向”。
第三個項目,是“方法”。
第四個項目,是“慣性”。
立場、方向、方法、慣性,是進行任何工作都必須掌控的步驟。四者相互關(guān)聯(lián),交替影響,對最后的成績各有作用;不過,仍有其先后順序。好比建造一座高樓,地基越扎實,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立場,就是最根本的地基。
做任何事情,要先認識自己的環(huán)境,看清自己的立場。如何看清自己的立場,在千軍萬馬中怎么看,在混沌不明中怎么看,都需要我們不斷地練習、掌控。
有了立場,就會有原則。根據(jù)這個原則,就會發(fā)展出方向。但是你有你的立場和方向,別人也有別人的立場和方向。有人會明著來沖撞你的方向,有人會暗地迂回來影響你的方向,如何在眾聲喧嘩中抓穩(wěn)自己的方向,也要依靠不斷地練習、掌控。
你要掌控你的方向,別人也要掌控別人的方向,方向和方向交錯之間,就不免激烈沖突、刀光劍影。所以,在顛簸前進中如何過關(guān)斬將,這又需要方法,也要不斷地練習、掌控。
方法用多了不免重復,不免技窮,既不能為人所乘,也不能故步自封。所以過去失敗的慣性固然要打破,過去成功的慣性也應該顛覆。如何在慣性思考與行為中隨時給自己當頭棒喝,也要不斷地練習、掌控。
立場、方向、方法、慣性。
不論在任何時刻,不論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提醒自己來做個分析、做個訓練,讓我們像個旁觀者一樣盯緊自己的每一步動作。
當然我們會出錯。或是我們明明以為清楚自己的立場,但是事后才發(fā)現(xiàn)拿捏錯了;或是立場抓對了,但是經(jīng)不起別人各種理由的游說,又把方向搞反了;再或者,立場和方向都掌控得很不錯,結(jié)果卻是執(zhí)行的方法出了很大的紕漏,把一局絕妙好棋下成一局死棋。
但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如果立場、方向、方法以及慣性是在自己的掌控下進行的,即使最后的結(jié)果一塌糊涂,那只能說明我們歷練不夠、才能不足、技不如人。結(jié)果雖不如意,但一切都已盡我所能。相反,如果我們掌控不住自己的立場、方向、方法以及慣性,那么即使最后大獲全勝,那也只是運氣太好,應該汗顏。
要判斷自己能力的進退,與其看事情的成敗,不如反省這些掌控力道的消長。
(田成杰2013-10-19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工作DNA》,郝明義/著,海南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我的更多文章:(2013-10-1311:19:53)(2013-10-0702:28:22)(2013-10-0123:06:14)(2013-09-2914:11:35)(2013-09-2509:58:17)(2013-09-1909:36:29)(2013-09-1314:08:37)(2013-09-0710:37:00)(2013-09-0111:27:06)(2013-08-2611:47:11)全國十三五規(guī)劃明確全民參保計劃,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xiàn)。全民參保是政策指向也是新的市場空間,無憂保堅定信念承擔起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努力做國家全民參保計劃的踐行者。 小編有話說:謝謝這么優(yōu)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么想對小編說的盡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fā)表疑問,歡迎吐槽,社保生態(tài)圈群:248069515
標簽: